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刁琳琳: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要求 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3)

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疏解的影响是什么?疏解效果如何?一般性制造业外迁。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不予新设立或办理变更登记业务累计2.16万件;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企业累计达到2648家,累计疏解提升台账内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提前一年实现“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1200家污染企业关停退出目标,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1万家。

批发市场、仓储物流外迁。2015年以来,调整疏解各类区域性专业市场594家,疏解商户6.1万户,从业人员21.6万人;累计疏解物流中心106个,涉及从业人员1.8万人;动物园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天意等批发市场实现关停。

高校本科外迁。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在郊区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北京城市学院、建筑大学、工商大学向顺义、大兴、良乡新校区疏解学生1.6万人,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二期、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一期、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新校区等项目加快推进;西城区4所职业高中、丰台区职教中心腾退5.6万平方米。

医疗资源外迁。2018年10月、12月,天坛医院新院区、友谊医院通州院区试开诊;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北京口腔医院整体迁建、北大第一医院大兴院区、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项目加快推进、有序实施。

(一)针对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阶段性、特殊性、复杂性,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疏解目标分析

功能疏解的预期成果是什么?如何评价疏解政策是否有效。

2. 疏解策略分析

存在哪些体制障碍?是否需要特别机制和特殊政策。

3. 疏解反思分析

怎样的疏解才是理想的、科学的、适度的?谨防“政策失误”。

4. 疏解风险分析

疏解可能带来哪些不确定性和风险?谨防疏解“后遗症”。

(二)影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1. 定位高与基础薄弱问题

要与中央赋予雄安新区的功能使命相匹配,此外,从“一张白纸”到世界大都市需要时间,要实现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差异化发展。

2. 千年大计与建设时序问题

规划实施效果能否得到保证?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产业体系能否形成?能否处理好新区规划建设与发展稳定的关系?

3. 公共服务先行问题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高校功能配套应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4. 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完善投融资机制,预防政府债务风险。

雄安新区发展路径。规划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建设要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设规律;管理要坚持“一盘棋”推进,统一管控、融合发展。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来到雄安新区考察规划建设情况,并召开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总要求,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我们作一个总结。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统筹好四对“辩证关系”,即准确把握“调整疏解”与“稳增长”的关系,综合协调“增量”与“存量”的关系,正确看待“得”与“失”的关系,妥善处理“疏解”与“协同”的关系。

第一,树立新常态意识,准确把握“调整疏解”与“稳增长”的关系。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在新常态背景下进行的,面对经济增速规律性放缓,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急不躁,努力处理好国家战略和自身发展的关系,既要把中央交给的疏解任务规划好、落实好,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尊重市场规律,不搞冒进,向体制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妥善处理“调整疏解”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做到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从长远看,“稳增长”与“抓疏解”是一致的、同向的、相互协同的。

第二,树立求变意识,综合协调“增量”与“存量”的关系。疏解的重点和难点是存量疏解。“不仅增量上光堵不疏不行,而且疏也是解决存量问题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惯用的大扩张、大建设的扩张性规划,在向存量规划的转变过程中,传统城乡规划没有提供足够的理论和方法储备,应创新以规划统筹城市存量管理的制度设计,推动制度设计成为城市存量规划的工具,实现增量管理向存量管理转变。

第三,树立机遇意识,正确看待“得”与“失”的关系。产业退出必然会减少产业存量、就业岗位、财政收入,各项鼓励引导政策的出台使财政支出明显增加,新旧动力接续转换、创新源转化为增长源、“高精尖”项目的培育,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短期内企业退出留下的真空地带较难填补,这是“失”;但是,换来的是体制活力和改革效益的释放,生态环境、民生和国际形象的改善,城市宜居品质的提高,这是“得”。有失才有得,要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处理好“求增长”的情结和“舍不得”的纠结。

第四,树立大区域意识,妥善处理“市域”与“区域”的关系。统筹省、市域和区域两个空间,在区域层面,以各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先行先试平台为依托,在资质认证、税收分成、环保指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层面统筹考虑,逐步破解承接地证照转移的政策限制、上下游产业链联动不足的现实障碍、软硬件滞后的环境制约,确保疏解对象“转得出、留得住、能发展”。在省、市域层面,建立省、市级统筹机制,推动构建本省市产业疏解、承接工作的顶层指挥与合作系统,做好各市、区间产业转移和对接的政策机制设计,向协同发展要动力,实现差异化竞争、错位化发展、功能性互补。

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要求,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