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39年,17岁的成都女学生孟于经过艰辛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延安,穿上女子大学新发的校服,她用最灿烂的笑容迎接全新生活。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参加冼星海指挥的《黄河大合唱》,99岁歌唱家揭秘延安红色文艺范儿
- 冼星海:人民的音乐家2021-05-24
- 百年先锋 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2021-04-15
- 冼星海2019-05-14
- 用音乐传递大爱2019-05-14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2019-04-15
- 《黄河大合唱》首演 毛主席连叫三声好2016-08-25
- 《黄河大合唱》诞生的幕后故事2016-08-25
- 回顾经典歌曲:《怒吼吧,黄河》 2016-08-25
- 冼星海抗日期间多名作2016-06-22
- “七七”抗战与中国知识分子2016-05-30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新质生产力添动力,经济彰显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 筑牢安全底座,让智能体发展行稳致远
- 何以感动中国?最是凡人善举动人心
- 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苦练内功
- 城市更新让胡同文化更“京彩”
-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精选视频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举旗定向,凝心铸魂,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坚实意识形态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