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曲青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报告会(2)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全篇大约7000多字,脉络清晰,逻辑严谨,亮点纷呈。经过梳理,讲话大致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总录。主要是宣告实现了一个目标,即“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一个主题,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分录。聚焦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和向世界作出的“四个庄严宣告”,精辟提炼和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宝贵经验。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港澳台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希望。

第三,结束语。发出了一个伟大号召,即向全体中国共产党员发出号召,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最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呼:“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发出了时代最强音。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最重要的是要联系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全面深入领会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深入领会讲话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新论断、新概括,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史,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分别对这些内容做一个梳理。

)讲话庄严宣告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成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

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做出的庄重承诺,是十四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根据新的实际和历史经验确立了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顶层设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新布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同时,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谋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比“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个目标提前了十五年。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的开篇中的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兑现了向人民、向历史许下的铮铮诺言,标志着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一次完成了一个大跨越,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讲话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他还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功绩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做出了新的定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从来没有放弃对实现复兴的向往和追求。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上下求索。

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是充满艰难和曲折的。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一次次奋起抗争都失败了。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场革命仍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仍然是失败的。在这一系列的艰辛探索中,各种主义、各种方案都尝试过,但都以失败告终。“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写道: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近代中国历史表明,农民战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更不可能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曙光。历史把这一光荣任务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让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中国广泛传播;二是中国的工人阶级要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有了这两个条件,在当时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历史大势下,一定会产生中国共产党,这也是历史必然。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的被动转入精神上的主动,这一转变的意义极其重大。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毛泽东同志曾讲,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重要标志。直到1899年,《万国公报》在中文报刊上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我们才看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

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有了上述两个基本条件,有了这样的结合,就要产生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讲,“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从此,中国人民的精神由被动转向了主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牢记和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就成为贯穿我们党一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

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四个伟大”的重要论述,他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百年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坚持我党的初心使命的内在的一致性,为我们不断增强坚守和践行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我们肩负起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时代重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现实任务,深入把握“四个伟大”之间的辩证关系,增强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政治自觉。

责任编辑:报告部责编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