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高校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素质明显提高。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需适应新时代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和基本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坚持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师生是高校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涉及师生根本利益的问题。只有坚持立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克服只顾眼前使用不顾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特点规律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抓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领导班子老化、高层次人才引进保留困难等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校师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中破解这些难题。

摆正人才在高校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在现代文明社会里,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人才是事业兴旺之源。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战略,最终决定因素是拥有自己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任何其它资源都换不来以人才为支撑的高校建设的高质量。任何忽视人才这个根本,单纯瞄准具体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只能是追赶别人的步伐。唯有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高校才能实现主动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赶超。

科学统筹各类资源要素。要注重加强教育引导,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良好的待遇吸引人才,积极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人才后顾之忧,维护人才合法权益。要正确处理培养“拔尖人才”与培养“普遍人才”的关系,促进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交叉培养、换岗训练等方式,优化人才队伍梯次结构,走出一条人才数量同高校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梯队同高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优化拴心留人、激发创新的运行机制

建立完备的人才考评机制。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关键在做好人才管理工作以发挥人才效能。重点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考核办法。考核人才时,既要看他们对科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二是形成公平竞争氛围。按照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制定各个岗位的人才选用和任职标准条件,切实把德才兼备、群众公认、具有战略眼光和领导才能的人才大胆提拔使用起来;按照急需先配、逐步配备的原则,把科技创新素养较高的干部配备进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强化荐才用才责任。制定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加强人才培训补充,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严格控制人才非正常流动,切实解决人才短缺与浪费并存、“超缺失衡”“超不补缺”等问题,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建立良好的人才激励使用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方阵,离不开良好的人才激励和成长环境。注重用岗位激励人才,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积极营造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人才使用导向。注重用荣誉激励人才,对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项职能建设中成绩突出的人才在立功受奖上给予倾斜,并给予表彰,努力形成钻科技创新、谋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特殊人才、顶尖人才,要给予特殊待遇和物质上的重奖,真正做到贡献越大回报越厚。在用人问题上必须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和凭个人好恶等陈旧落后观念的束缚。树立“大人才观”,正确认识广荐贤才和培养人才的统一性关系,按人才素质高低安岗定职,对现有人才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鼓励人才流动,想方设法为人才建功立业提供机会、创造条件。

建立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经费,对人才队伍培养提供必要保障。优化学习成才环境,进一步抓好院校、实践基地、用人单位培训机构的配套设施建设,增大教育教学器材的科技含量,拓宽人才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渠道。诚心诚意为各类人才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干事创业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建“智慧校园”,优化人才政策环境,积极改善人才生活待遇,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好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托等问题,确保人才队伍不为生计分心、不为家事走神,使人才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校教学和科技创新中。

探索校企融合、订单培养的育人模式

人才培养上的师资。院校教员素质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一支精通业务的高水平教员队伍。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进行联合办学,充分利用优秀的教育资源,以人才培养改革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抓好教师在职学习,突出提升教师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创造素质、心理素质,下大力气造就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合格人才。全体教师要注重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精通本职业务、练好“工作经”,努力成为业务精、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

人才培养上的互补。高校的教学要向用人单位开放,及时吸收用人单位科研活动中有益经验,增强高校的教学活力;专业教学应以用人单位的前沿发展和重点难点问题为着眼点,操作性教学要根据用人单位和市场实际需要、技术运用,编制教材、修改教学计划、实施规范教学;理论研究也要围绕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继续做好学生到用人单位实践实习工作,依托用人单位科研设备齐全、种类多的优势,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对新装备的实践教学,可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适当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超前学习适应。高校和用人单位要在科研和学术、技术交流的基础上,联合开展横向研究研制教学模拟器材,为高校教学、用人单位人才培养服务。

人才培养上的对接。要依据人才成长规律,逐步打破高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相对封闭的格局,实行人才培养上的对接。要建立双向参与机制,高校教学要跳出自身框架,到用人单位调查研究、了解需求,跟踪毕业生的发展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重心,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要把生产、科研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及时反馈给高校,并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提出科学决策依据。要统筹质量评价机制,以高校的课程标准、用人单位的生产实践为依据,建立起操作性强、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把高校与用人单位共育人才真正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上的连续。用人单位岗前培训是后续教学,是高校教育的延伸。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成,在高校只是打下了基础,而要将这个基础生成战斗力、生产力,关键靠用人单位的实践锤炼。这个过程是毕业生岗前的“磨合期”,是育人与用人、培养人与使用人的衔接点,高校有责任为用人单位抓好毕业生岗前训练和补差训练,使学生顺利地从事和胜任第一岗位工作。高校之所以对学生毕业前的毕业设计、实践实习、专业综合测评非常重视,其目的也在于此。

营造尊重包容、人尽其才的校园环境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环境。高校领导要牢固树立人才是办学主体、依靠人才办好高校的观念,充分相信他们的聪明才智,广泛征求并采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人才在高校建设中享有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使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得到充分尊重。知人善任,用人所长,不求全责备,不妒贤忌能,积极为人才成长铺设道路,及时把那些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用到重要岗位。为人才搭建干事业的平台,在科研项目申请上创造便利条件,在启动经费,购置办公设施、实验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和帮助相关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调查研究活动,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机会。

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开放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是高素质人才交流思想、互促共进、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要积极提倡学术争鸣,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高素质人才大胆质疑,勇敢挑战,不断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科专业设置、开放办学和出国考察等方面向高校倾斜。理顺大学内部关系,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优化大学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和人员编制结构。组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学术科研活动,为高素质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民主、宽容、学术氛围中,得到锻炼砥砺,互相学习借鉴,不断提高学术科研水平。

营造激发潜能、鼓励“冒尖”的政策环境。政策制度是一所大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的建设与改革需要各级教育行政机关提供政策支持。要树立“一流人才、一流报酬”的观念,按照“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起能够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制度,让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一流人才获得一流的报酬。要建立“按知分配”的配套政策,加大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适当拉开高层次人才与一般人员的奖励差距,建立拔尖人才人才库,在住房、科研经费、攻读学位、出国学习交流、晋职晋级等方面重点倾斜,让真正干事业的优秀人才处处吃香。激发大学办学活力,在人才任用、引进、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大学建设与改革的软环境,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营造尊重包容、关爱支持的人文环境。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要使各级各类人才的感情得到尊重、作用得到发挥、成绩得到肯定。对人才的失败要包容,努力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容人才之短,容人才之错,特别对那些敢于创新的人才,要理性宽容其失败,鼓励人才队伍大胆“冒尖”。在关心人才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加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妥善处理高素质人才之间、人才与高校之间、人才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为人才做好科学研究、进行理论创新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人才的自豪感和创造力。

(作者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2020年软科学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政企行校社’‘五位一体’融通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50401070011)成果】

【参考文献】

①靳玉乐、王牧华等:《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探索》,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