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加强党的领导管起,从严治党必须要从加强党的领导严起。在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环境下,为了更好地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
自1921年建党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在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光明之路。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的成就属于过去,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还需立足当前、展望未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迫近,加强党的领导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形势,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中加强党的领导。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中加强党的领导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对于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而挥动鸟之两翼、驾驭车之双轮的就是党的领导。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我们党“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事业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取决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成效。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来领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改革要么停滞不前,甚至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要么偏离方向,甚至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党的领导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南针”和“定海神针”,决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成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全党同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通畅。
党是领导一切的,依法治国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执政就是执政党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党和国家的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我们党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长期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二、加强领导的关键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维护党中央权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系。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党纪党规,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核心是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所在、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领导14亿多人口,同时拥有9500多万党员和480多万个党组织的大党,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没有党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的坚强领导,是不可想象的。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必然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党的兴旺发达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奋斗、接续奋斗的过程。现在我们距离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坚定,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是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越是需要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因此,坚持党的领导,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自觉维护好党的领导核心,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长期的实践中,党内政治生活形成了基本规范,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保证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一个时期以来,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严重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严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严重影响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始终如一地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树立和坚定这样的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和党性修养。加强学习和党性修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丝毫偏离和动摇基本路线,都会使党内政治生活迷失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在开放中谋发展,以开放促改革。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言行。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就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着力改善党内政治生态,努力适应城乡人口结构和生产方式变化的需要、社会阶层及其工作和生活方式变化的需要、新科技发展的需要。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态恶化,严重影响党的建设和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要途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责任。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就必须坚决防止和反对各种歪风邪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结构、社会阶层结构以及人们的就业方式、活动方式、居住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党的建设发展和各方面工作,都会产生影响。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活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丰富活动方式,以适应这种变化。否则,党内政治生活就会脱离现实,丧失生机活力。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就要严格遵守党章,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风政风。党章规定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任务、奋斗目标、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组织纪律,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明确了方向、规范了道路。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根据党章的规定开展、必须遵守党的规章制度。只有如此,党内政治生活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集中体现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上。“纪律严明是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的重要保障,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党内政治生活本身要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央有关规定开展活动,不能违规违纪。同时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的要求,对党员和干部积极开展遵纪守法的教育,用明确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纪律约束其言行。其目的是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完成党的任务。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必须整顿党风政风。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和始终保持忠诚老实的党风。要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不能三心二意、自私自利,更不能以权谋私。要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能隐瞒实情、说假话,不能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报喜不报忧,不能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荣誉、地位和利益。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参与党内监督,坚决反对错误的政治言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用好。”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前提,是勇于自我批评。要虚心接受同志的批评意见,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开展批评是为了治病救人,加强相互监督、帮助,提高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既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又要坚持党的团结统一,保持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也就是说加强监督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主要任务。要营造党内民主监督环境,畅通民主监督渠道,增强履行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责任意识。在政治上,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决捍卫党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维护党中央权威,对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或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抵制、反对。党内政治生活不能为这些言行提供机会和舞台,不允许任何人违背中央的精神为所欲为。对于这些言行要勇于开展批评、批判。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维护和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措施坚决,处理果断,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犯糊涂、搞妥协。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