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的战“疫”,三个人的“长征”

一座城的战“疫”,三个人的“长征”

夜幕还没来得及抹去落日余晖的这一刻,橙色的阳光微弱地打在胡宇鼓囊囊的防护服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来到临时核酸采样点,蹦蹦跳跳地走到胡宇面前的椅子上坐下来。

哈尔滨的上空,太阳不动声色。夕阳下的这座冰城,正在紧张的战“疫”中焦灼地等待重启。

一个动作的千余次重复

快速挤出消毒液,搓手消毒,撕开包装袋,取出采样器,身体往前探,小心翼翼做咽拭子样本采集……这是哈尔滨市主城区开启的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现场。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一处临时核酸采样点,黑龙江省医院护理部护士胡宇熟练地进行着核酸检测的操作。

从早晨8点开始,整整12个小时。上面这样的动作,她一天要重复1100余次。这是本轮哈尔滨疫情中,胡宇和所有医务人员的“长征”。

如果没有这一轮疫情,胡宇应该能每天回家陪伴她的三个女儿。她的大女儿今年12岁,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今年8岁,在上二年级。

12月2日以来,哈尔滨市出现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关联病例。截至7日24时,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35例。哈尔滨市升级防控举措,开展流调排查、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和病例救治等工作,全力阻断社区传播和疫情输出风险。

核酸检测的过程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它涉及核酸采样、样本运送、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4个环节。它检验的是一个城市从政府机关到街道社区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也检验着医疗机构对核酸样本的检测能力。而对于胡宇来说,她的使命就是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准备“迎战”。

在极寒天气下的哈尔滨,室内外温差高达30多摄氏度。而在临时核酸采样点,为保证室内空气流动,大门始终敞开,寒风一阵阵吹进室内,室内外的温度相差无几。

时间一长,胡宇和同事们的手冻得发麻发胀。社区给他们准备了发热贴,她贴在手背上,可冷的感觉无法抑制地从四面八方传过来。

胡宇曾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一线“火线”入党。在近几次黑龙江省疫情中,她已多次支援社区核酸检测。由于多是临时通知,她经常早上7点多出门,忙到夜里才回家。

12月4日这天也是如此。在接到核酸检测任务后,她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赶紧给家里老人打电话,让他们来家里照顾孩子。

几轮核酸检测下来,工作人员的疲惫感可想而知,但胡宇和同事们依然随时待命、随时“迎战”。

“只不过下次出任务,我得记得再多贴几个发热贴。”

河北来的志愿小哥,名字叫“忙”

12月4日,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一个滑雪场,“大白”们正忙碌着。从大门、前台,到衣柜、储物柜,凡是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地方,贾士忙和同事都一处不落地做了物体表面核酸样本采集。提起贾士忙的名字,哈尔滨市道外区疾控中心的几位工作人员都说他“很特别”。

故事要从今年9月底说起。

中秋节刚过,哈尔滨市巴彦县发生疫情,贾士忙正在老家河北辛集打零工。上网看到当地有招募志愿者的公告,他瞒着家人,坐着火车,一路跑来哈尔滨。

几个月过去,从巴彦疫情转战哈尔滨新一轮疫情,除了身上多了件道外区疾控中心提供的棉服,他仍然是一名不要任何酬劳的志愿者,住在疾控中心提供的宿舍,几乎身无分文。

一天采完多少管?他没有时间算。一天能睡几小时?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为什么是哈尔滨?吸引贾士忙的,只是偶然看到的一个招募志愿者的二维码。

“可能这边还没采完,下一个任务就来了,又要到新的地方去采,回头还要记在单子上。”打开他所说的单子,上面排列着样品编号、采样地点等各种信息,最左边一排条形码贴纸,就是贾士忙采集环境样本的足迹。这样的单子,他一天少说要填十来张,多的时候有二十来张。而他执行任务的地点,就是病例途经的重点场所。

“志愿者是可以随时随地就结束任务的,但是每天睁开眼就知道身边又有人因疫情隔离在家、不能来工作了,我就不想着走了。”

贾士忙不敢告诉家里人自己大老远跑来哈尔滨,做的是抗疫志愿者。他怕家里人担心,尤其怕妈妈不理解。“7月去郑州抗洪,也是回来的时候才和家人说的。后来这么长时间待在哈尔滨,我就说我在这里打工,上夜班、运快递。”

7月,郑州暴雨。贾士忙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抢险现场的直播,从那时起,他产生了做志愿者的冲动。一转眼,这条路贾士忙已经走了近半年,有一件事让他感触很深。

那是在郑州抗洪的时候,一位同在前线支援的当地大姐看他一连坚持了十几天,自己主动掏出一把钥匙跟他说:“你还没走?我有个房子,你走路十分钟就能到,装修好的。”

贾士忙当时婉拒了。但那一把钥匙,他铭记至今;那一句滚烫的话,他也想用行动传递给别人。

半年间,有人支持、鼓励,也有人不理解,还有人说他这是“年轻人作秀”。但贾士忙不解释那么多,也不想那么多。正如他“朋友圈”里说的那样:“一个人,一个背包,一腔热血,撑到了现在。”

人说三十而立,得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1991年出生的贾士忙说,自己还没顾上思考是不是要把做公益当成一份事业。“尽我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我也没想过要让多少人像我一样做志愿者,我只是能帮一个就帮一个。”

“我想的,就是这么简单。”

比起守护者,更像“接球员”

12月6日下午,李凯文的母亲把电话打给了正在工作中的女儿:“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打电话过来?”

接通电话,母亲的手机听筒里传出嘈杂的背景声。不是菜市场的吆喝声,不是球场的喝彩声,而是数十人同时打电话的声音。

身在牡丹江市的母亲知道,李凯文在抗疫,在忙流调,要一天到晚和流调对象打电话,所以她不好打扰女儿的工作,之前跟她约定下班后没事时打个电话聊一聊。可从12月2日开始,女儿李凯文已“失联”4天。

迫不得已,母亲把电话打了过来。可没想到,才说了没两句话,李凯文就说“我还在忙”,匆匆挂了电话。

“妈妈一下子就听出我嗓子哑了,就关心我这几天的情况,自己的情绪突然就有点失控了。”李凯文在工位上平复了一小会儿情绪,马上又投入紧张的工作。

哈尔滨市疾控中心流调员李凯文的战场,是哈尔滨北大荒国际饭店的一间嘈杂的会议室,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是这里每个人的战“疫”武器。

“不是你提醒,我一上午都忘了喝水了。”李凯文对我们说,最近她最忙的一天只睡了两个多小时,虽然有时候极度的疲惫导致说话都不太清楚,但还要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让大脑快速运转起来。

李凯文所做的流调工作,紧张而繁琐。

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是追踪病毒传播和防控疫情的“导航仪”。对于每一位接手的流调对象,4小时提交核心信息,24小时内完成流调报告,是流调工作的“标配”。

在提交核心信息后,李凯文还要不断更新补充信息,有的病例她会补充十几次信息,确保不漏过一个疫情风险点。

流调,绝不仅仅是打电话这么简单。

在24小时的紧张时限中,李凯文还会边梳理流调对象轨迹边反复琢磨:“比如这个人说了从早到晚一天的行程,但没有提吃午餐的事,他可能是自己没意识到,你就需要问他,中午饭是怎么解决的。因为这涉及他是否接触过外卖员,是否存在其他风险场所,所以要帮流调对象回忆可能遗漏的场所,最后他的轨迹要符合日常的逻辑。”

“既然选择了学医,就要投身疫情防控。没有8小时之外的概念,只有争分夺秒和24小时待命。”在很多抗疫一线人员的口中,我们都听到了这样一句话。

比起“守护者”,李凯文说,她更像是一个“接球员”。

“‘球’传到我的点位,到了我接住再传下去的时候了。”

大疫当前,发来什么球,都要接得住。

12月7日,大雪节气,一场暴风雪刚刚过境不久。

“征衣”不解。

在按下暂停键的这座冰城里,千千万万个李凯文们正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火热而急促的抗疫节奏。有时候,一份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也是一场艰辛而伟大的征程。

三个人的坚守,千万人的抗疫。

这就是他们的“长征”。(记者陈聪、杨思琪、王鹤)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