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齐头并进

“一带一路”:“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齐头并进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为此,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上述要求,成为助益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抓手,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实现共同发展的平台,成为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标志性项目。截至2022年2月底,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达到180个,我国累计同148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一带一路”倡议的牢固根基来自中国自身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17.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250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规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超过疫情前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1%,持续领先整体增速。客观地说,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等因素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确实有冲击,但共建“一带一路”仍保持良好势头,“一带一路”的魅力在于互联互通。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

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扎实推进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2021年,中老铁路、以色列海法新港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中巴经济走廊、比雷埃夫斯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建设运营稳步开展。中欧班列开行量和货运量再创历史新高,为各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动力。

202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运送14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和29%。近年来,中欧班列以稳定、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撑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通畅。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在空运、海运受阻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成为贯通疫情防控的“生命线”。截至2022年1月,中欧班列已经铺画出78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创造出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的好成绩。数据显示,中欧班列综合重箱率从2016年的77.2%提升至2021年的98.1%,回程班列占去程班列的比例由2016年的50.6%提升至2021年的81.7%,全程运输时间由开行之初的24天压缩至最短12天。

未来,中欧班列将同境外各类园区联动发展,与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融合发展。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98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1.44万亿元,增长24.5%。截至2021年12月,中国海外仓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个,总面积超过了1600万平方米,业务范围辐射全球。

2016年,波兰官员曾在第26届东欧经济论坛表示,该国电商全面发展是从2009年开始的,无论是物流、购物体验、还是退换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希望中欧班列以及跨境电商能给波兰等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当时的波兰人更喜欢实体店购物,因为其线上的产品跟中国比,还不算丰富。如今,“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已经改变了相关国家的贸易结构以及消费体验。有数据统计,近两年来,在波兰使用跨境电商购物的人数增加了13%,还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波兰民众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用户。

规则标准的“软联通”精彩纷呈

由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变为规则、制度型开放是“软联通”的关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将同合作伙伴一起构建全球最大规模的自贸区。中国还积极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通过高水平开放带动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瑞士、奥地利、加拿大等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彰显出“一带一路”不仅重视市场份额的开拓,更重视技术合作、经验交流、人才培养。

2021年11月,在第四届进博会举办期间,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1》,这是中国首次发布“世界开放指数”。报告描述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开放水平及其动态趋势,呼吁国际社会扩大开放共识、提高开放动能和增强开放共享。报告指出,中国积极作为,成为促进世界共同开放、合作发展的正能量。中国开放指数从2008年的0.6768升至2019年的0.7420,从排行第62位上升至第40位;指数增幅达9.6%,位列增幅榜第八。“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以及带动全球共同开放的顶层设计,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均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

“软联通”需要增强“一带一路”的科技含量。截至2021年4月,在科研项目合作上,科技部共支持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研究项目1118项,累计投入中央财政经费29.9亿元。在创新平台合作方面,已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了3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涉及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目前,正在开展第三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认定工作,预计近期可以完成中国在2017年提出的今后5年建设50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工作任务。此外,还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建立了31个双边或者多边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作为“一带一路”的主体,中国企业也积极整合国际优质资源,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今后需要加快构建关键项目投融资规则、中欧班列指数、丝路智库联盟等“软联通”的四梁八柱。要积极同各国财政部门、多边开发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建设高标准的可持续投融资规则。关键项目如果做不到共同筹资,项目的可持续能力就会变差。要推动“一带一路”的学理研究,科学把握经济规律,为这一倡议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

文明互鉴的“心联通”成为亮点

“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雪中送炭、同舟共济更能体现温度与善意。疫情发生以来,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约3720亿只口罩、超过42亿件防护服、超过84亿人份检测试剂、超过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实实在在推动构建“健康丝绸之路”。

“心联通”要推动建设一大批“小而美”的项目,帮助共建国家民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心联通”也要提升“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能力。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要继续挖掘“一带一路”好故事、好案例,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使“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文明互鉴的桥梁。

2017年,一首动感十足的“神曲”《一带一路》火遍了老挝和中国的网络。2021年,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老挝知名歌手阿提萨又带来了另一首歌《在中老铁路上前行》。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老铁路通车前,老挝国内只有一条约3.5公里长的米轨铁路,大部分老挝人没有乘坐过火车。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迈入铁路运输时代。世行预计,未来每年将有400万老挝人和来自周边国家的1000万游客使用中老铁路。中老铁路将在长期内使老挝总收入提升21%,并为其提供通往全球供应链的纽带,从而使该国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世界银行报告称,到2030年,每年沿该走廊途经老挝的贸易量将达390万吨,包括从海运转向铁路的150万吨。这条铁路将令万象与昆明之间的陆路运输价格下降40%至50%。目前,中国出口到老挝的商品以化肥、钢铁、日用百货、生活快销品为主,从老挝进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比如橡胶、水果等,也有少量的铁矿石。此外,老挝旅游业将从铁路发展中直接获益。在歌手阿提萨等老挝人民看来,中老铁路不仅压缩了两国的空间距离,更拉近了两国民众的心灵距离。

巴西马累交响乐团公益项目是“心联通”的又一案例,该乐团2010年组建,由贫民窟的孩子组成,在运营最困难的时候,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伸出援手,出资保证高质量的定期培训、邀请业界大师对学员进行指导等。如今的马累交响乐团已经发展壮大,累计有60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成功帮助数千名贫民窟儿童改变了命运。

总之,“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有战略远见,更有战略定力。其中,“硬联通”改善经济条件,“软联通”优化游戏规则,“心联通”加强民心交流,三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结伴齐飞,确保“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日益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作者:赵磊,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