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足库满,仍须念念不忘“端好饭碗”

粮足库满,仍须念念不忘“端好饭碗”

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时不等人。当下春管春播正由南向北大面积展开,鉴于去年秋汛造成部分地区播种延后,春耕抓得细不细、实不实,直接关系今年的夏粮收成。不误农时抓好春耕,保障粮食安全,稳住农民收入,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撑,也是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

1

3月28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镇三角村农民在耕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冉川摄)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一直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实践证明,中国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饭碗,那么,为何还要如此强调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守住底线是认清形势的必然选择。首先,虽然粮食丰收,但我国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从长远来看,我们对粮食消费的需求还会刚性增加,资源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粮食稳产保供存在很大压力。其次,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保耕地“红线”还存在诸多挑战,这些问题都可能对粮食增产构成威胁。最新的挑战是,新冠肺炎疫情和动荡的国际局势对粮食全球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威胁,“进口粮”存在诸多风险和不可控性。只有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端稳自己的“饭碗”,我们才有应对变局、谋求发展的底气和基础,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2

3月26日,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镇加多村的普桑在地里劳作(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沈虹冰摄

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命根子”。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要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这相当于把“保耕地”纳入了最严格的管控体系,耕地必须保得住、用得好。在面积不增加或者少增加的情况下,提高耕地质量也可以实现增收。中央已经明确,今年将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大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力度,想方设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耕地质量。

科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提高粮食产量一靠面积、二靠单产,提高单产就必须有好种子。当前,我国种业已进入以自主创新为驱动的新阶段,研发出一大批高产、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新材料。然而,一些类别的种子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套牌种子”等对种子市场的伤害仍未能完全遏制,需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下大力气打击“盗版”。农机也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手段,需要加快技术进步,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和应用水平,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3

3月28日,在湖南省浏阳市龙伏镇龙伏村,村民驾驶农机在田间插秧(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彭红霞摄)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让农民种粮有积极性,二是让地方政府抓粮食生产有积极性。当前,一些地区土地撂荒情况仍然存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一方面,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覆盖面,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另一方面,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重农抓粮责任,建立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共同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机制。

我国每天有14亿多人张嘴吃饭,粮食生产再有底气,也扛不住“舌尖上的浪费”。近年来,粮食浪费现象已有所改观,但仍要拧紧节约之弦,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毕竟,增产与节约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

(参与采写:傅焕然)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