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王光镐:北京城的起源与发展(二)(3)

这里对燕国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燕(yān),《史记正义》引徐才宗《国都城记》称,“周武王封召公于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国都城记》认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国因燕山而得名。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董家林、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延续至西周的城址,出土了大量西周初期燕国的青铜器,如西周燕侯堇鼎、西周燕国太保克盉、西周伯矩鬲等,学界认为这是燕国最初的都城遗址。这些大家可能比较了解。

但是在燕国历史上有一件十分蹊跷并无法解释的事情。从燕召公奭往下的多代燕国诸侯在中国历史上的记载是一片空白。这个谜团的原因是什么,现在确实不知道。但是燕国的第一个王召公奭却是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现在,我们只能这么猜测,燕国的这个蹊跷之事恰好反映了燕国对以畜牧为主的民族的战争非常艰辛,甚至“几灭者数矣”。这是我们能作出的一种解释,不管这个解释合理不合理,终归是一种解释。这时,我们要更加注重结果。这个结果就是燕国做到了把以畜牧为主的民族赶出了北京小平原,以燕国为屏障,保住了中原的农耕文明,也就此就保住了人类文明史上一个至今没有断裂并持续发展的文明。

北京城经历的第二个灾难是什么?公元304年,中国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烽火连天、战事连连。这个大动乱、大分裂的结局是什么?是北魏王朝于公元439年统一了整个中国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我们的北京城再一次屹立在历史长河中。

三、北魏的汉化

北魏由鲜卑的拓跋氏建立,原居于黑龙江和嫩江流域,后来游牧到内蒙古一带,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这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却在中华文明的延续层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这里我讲三个原因。

第一,北魏拓跋氏自称是黄帝的子孙。北魏的很多皇帝都去黄帝陵祭拜过。

第二,北魏除了在血缘归宗了华夏,在统一了北方后,还不遗余力进行了全面汉化。北魏建立之初,就创建了和汉族世家的政治联盟,到了北魏文成帝,又开始倡导鲜卑族和汉族联姻,建立了血缘上的联系。

但是,将汉化进行得最彻底的是孝文帝。孝文帝元宏是北魏的第七个皇帝,原名拓跋宏,在位期间进行了全面的汉化。他的在位时间正好是公元5世纪,也就是第二场世界性大动荡时期。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