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用习近平读书观明理修身

世界读书日:用习近平读书观明理修身

品书香,养浩然之气;悟书韵,修从政之德。今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在全国掀起了全民阅读的热潮。特别是习近平同志以自己崇尚读书、热爱读书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修身治学的光辉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把加强读书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任务,多次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明确要求,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为新时代加强读书学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读书观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志存高远、超越个人功利而读书,是习近平读书观的灵魂

1969年,习近平同志从北京来到延安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一待就是7年。下乡来梁家河时,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也在黄土高坡上看书……到了晚上就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在村民的记忆中,习近平同志经常边吃饭边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他在《之江新语·多读书 修政德》一文中谈到,“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蚀、永不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可以看出,志存高远是习近平同志读书学习的动力之源。

从正定到厦门,从宁德到福州,从浙江、上海再到中央,不管在什么岗位上,不管工作多么忙碌,习近平同志始终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精神,抓住一切机会读书研学。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既取得了卓越的工作成绩,又积累了厚重的领导干部素养,还展示了深刻的思考能力。2015年出版的《习近平用典》第一辑和2018年出版的《习近平用典》第二辑,其中第一辑收录习近平同志用典135则,第二辑148则。将两本书结合起来阅读,我们不仅深刻地体会到总书记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同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强烈文化自信。

在习近平同志的书单中,中外优秀书籍都是他阅读的范围,他对外国名著保持着广泛的阅读兴趣。“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2014年2月7日他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的专访时表达了自己对俄罗斯文学的熟悉,这给俄罗斯公众以及世界媒体留下深刻印象。在2015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一并列举了包括俄、法、英、德、美等国136位文化大师,近百部经典文学作品。近百部世界文学经典作品的名字,列出的不仅仅是读书单,更折射出了习近平同志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

习近平同志用自己的读书实践为我们厘清“为什么读”“读书何用”这一价值问题,也告诉我们读书的方向取向和动力之源。我们在读书中,就应该像习近平同志那样,为提升自身本领、净化自己心灵而读书,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好工作而读书。

坚持多读书、读好书,是习近平读书观的重要内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习近平同志既提倡爱读书多读书,又要求要读好书善读书。他在《之江新语》中这样提到:“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读书必须学会“善读”,要抓住实质,把握精髓。同时他还告诫领导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多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书,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为研究沼气生成的相关技术,特意购买了相关知识的专业书籍来研读,并专门带队前往当时沼气利用较为先进的四川进行学习。最终,他成功地带领村民办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村民做饭、点灯的问题,他积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为民谋利的能力。

现在每年出版的新书浩如烟海,内容十分庞杂。怎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习近平同志的读书实践告诉我们,好书就是能够提升自我思想水平,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精神境界的书籍。最好的选择方法就是要找和自己从事工作关系比较密切的,只有这样进行读书学习,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坚持有针对性地跟踪阅读先进科学的专业知识书籍,以此来拓宽自身知识面,把握最新科学知识的发展走向,真正做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向群众学、向实践学,是习近平读书观的显著特征

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是读书治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要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这些谆谆话语充分阐明了读书与实践的重要性,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实践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坚持与运用。

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曾与前来调研的时任山西原平县委书记的吕日周沟通学习时感悟到,“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正定人民记得,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总是虚心地向周围人请教。习近平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来学习的,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指教。”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既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要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还要必须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通过多读书多学习,充实自己,把持续学、坚持学、深入学、反复学变成一种常态,变成一种价值追求,变成一种行为导向,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向习近平同志学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不断地读书和实践,“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知识”,让书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芬芳竞扬!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