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张柏春:由《天工开物》看中国独特的发明创造(4)

二、《天工开物》促进欧洲技术革新

16 世纪晚期,欧洲传教士来华并开始关注中国的知识传统。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虽然未曾来过中国,却向来华传教士提出了 30 个有关中国的问题,其中 18 个问题涉及养蚕、丝绸、染色、铸铜、制瓷、火药、造纸、风车和农具等方面的独特技艺。而那位传教士对这些知之甚少,没能回答他几个问题。

到19世纪30年代,法国汉学家儒莲将《天工开物》中的养蚕、造纸、制墨、五金、锻造等内容摘译成法文,公开发表在重要的科学刊物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仅充实了欧洲的科技知识,而且帮助人们改进了某些实用技术。例如,告诉欧洲人应该如何防治蚕病,启发他们扩大造纸原料的选取范围,解决造纸原料短缺问题。

欧洲人通过《天工开物》学到了很多中国的生产技术,但瓷器、茶叶、丝绸等仍然是中国的拳头产品。当时,中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并不高,然而就在这有限的对外贸易中,瓷器、茶叶、丝绸仍占有较大比例。也就是说,这些是我们最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是平衡贸易、创造顺差的重要手段。为此,欧洲人不断寻求破解技术或替代品。他们先是掌握了丝绸织造工艺,之后用斯里兰卡或印度茶叶替代中国茶叶,但制瓷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掌握。因为,中国的制瓷工艺复杂,且原料高岭土不好找。直至1708年,德国人伯特格尔找到了可用于制瓷的高岭土,并在多次实验之后终制成了可媲美中国的欧洲白瓷。后来,奥地利女王挖走了几名陶工,办起了工厂。没过多久,欧洲各国便相继开始生产瓷器。大约100年后,英国人发明了骨瓷,就是以动物的骨炭、黏土、长石和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这时候,尽管欧洲掌握了制瓷工艺,但中国的瓷器仍占有一定比例的国际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人长期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材料分析,在没有亚洲工匠的帮助下,最终掌握了制瓷、白铜等技术工艺。可以说,《天工开物》促进了欧洲的技术革新。

由《天工开物》等著作可见,17-18世纪,中国与欧洲在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互补性。比如,中国在一些技术领域还处于领先地位,瓷器、茶叶、丝绸等仍然是拳头产品;而欧洲的火炮、钟表等技术工艺发展日趋成熟。

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是什么人?一些国内外学者称他为科学家。但是,从发明创造的角度看,宋应星不能被称为科学家。严格地讲,他只是一个记录科技内容的作者。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将他视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阿格里科拉,德国学者,被誉为“矿物学之父”,著有《矿冶全书》,并在书中对采矿技术做了全面记述。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编辑出版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

国内对他的评价:宋应星“六上公车而不第”,却在“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科技领域,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为中华知识宝库贡献了一部技术百科全书。实际上,宋应星的写书与科考并不冲突,他不是考不中再去写书,而是全凭兴趣。在屡次赶考的奔波中,他记录下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技术和工农器械,并经过整理,撰写出了“利益家国、造福后世”的《天工开物》。我们曾沿着宋应星的足迹,走访一些地方,发现当地确有《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内容。可见,书中的记载准确而精炼。现在,《天工开物》成为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国内外学者必备的典籍。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将《天工开物》视为17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技术著作,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C)中频繁引用这部书。这都体现了《天工开物》的传承价值。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