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经济大省既为本域争光更要为全局添彩

【地评线】京彩好评:经济大省既为本域争光更要为全局添彩

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7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就提到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上海这5个东南沿海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这次又专门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作出部署,足见经济大省在中国经济版图中举足轻重的分量。

在传统意义上,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等被视为经济大省(市)。GDP排名靠前的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等省份,也一般视为广义的经济大省。2022年以来,遇到超预期挑战,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必须抓住重点。高层点名“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给动力、加压力,有助于经济大省释放潜力。经济大省的优势体现在结构转型、体制机制改革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其发挥的效应对全国具有明显的带动性。

完成2022年预定经济目标,经济大省的带头作用至关重要。经济大省稳住自身,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就能更积极地拉动内需。这需要抓实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才能以更高质量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国。带动的方式,主要是对内、对外更加开放,在区域协调方面有更加积极的表现,惠及周边省份。如长三角城市上海、江苏,要对安徽、江西等省份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大湾区的广东,在努力推进与港澳深度合作的同时,还要带动中南,辐射西南。经济大省跳起来,整个经济基本面才会稳中求进。

当然,经济大省也有自己的困难。2022年以来,世纪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相互交织,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大省同样面临“三重压力”。迎难而上,关键是要强化问题意识,抓住本地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有利条件,多向实体经济倾斜,形成发展新优势。内需具有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应充分调动居民、企业、市场的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内需,全面释放消费潜力,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增强内循环韧性。

稳经济离不开政策的雨露滋润。市场主体日子好过,经济和就业才能稳住。挖掘政策潜力,保市场主体,保物流循环畅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才能激发出经济活力。经济大省之所以“大”,得益于改革开放。继续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开放拓宽回旋余地,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对稳大盘非常重要。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方面,能够有效稳定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稳中求进积蓄后劲。

作为主力军,经济大省扛起责任,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持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对全国稳住经济大盘赋能甚大。(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淮滨县委组织部干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