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把握青年干部成长“黄金期”

多措并举把握青年干部成长“黄金期”

【访谈嘉宾】

刘帮成: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熊李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方振邦: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马雪松: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人民论坛: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的成长有着怎样的规律?

刘帮成: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接棒人”,他们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一个刚入职的普通青年成长为堪当大任的领导干部,需要完成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从品德到作风的系统全面转化。

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有其一般规律。一方面,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当前党的年轻干部队伍普遍具有学历层次高、思想观念活、眼界视野宽等显性“高素质”特点,但由于初入职场,应急处理能力、实战业务经验、协调沟通能力、压力应对技巧和心理调适能力和政治素养等方面相对不足,伴随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推进,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和干部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年轻干部的治理能力直接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针对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各级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在理论学习、政治历练中固本强基,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干事创业,在攻坚克难、重大战略任务中增强本领,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中展现作为。另一方面,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要善于通过“墩苗”、“挂职”等培养模式让年轻干部在基层经历急难险事,感受社情民情,同时注重“田间管理”和“修枝剪叶”,引导年轻干部用脚下的泥土走好“乡亲路”。

熊李力: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年轻干部的成长有赖于内外两方面因素的相辅相成、相互联动。在内因方面,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包括思想认识、道德修养、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在内的个人素质,这是推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就思想认识而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自是必需,但绝不能仅限于此。作为未来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或某一地方统揽全局的重要决策者,年轻干部在成长中应能站在必要的高度之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本质规律与内外部环境。就道德修养而言,作为已经拥有一定权力和未来可能拥有更大权力的领导者,年轻干部在成长中必须“从政先修德,做官先做人”,在个人生活中具备严格的自律精神,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时把握自己、战胜自己,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就知识储备而言,当今的年轻干部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某一专业领域拥有知识特长,但这只是成长的起点。年轻干部在成长的过程中,应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优化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干部的要求。就实践能力而言,实践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年轻干部在成功的实践中收获经验,从失败的实践中吸取教训。年轻干部的成长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由勇于实践、勤于实践迈向善于实践、精于实践的过程。年轻干部的实践能力不仅有赖于在具体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和操作能力,而且体现于在众多事务中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在外因方面,组织环境和时代机遇等外部条件是推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保障性因素。就组织环境而言,人事政策导向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合理的人员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恰当的领导风格都是有助于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环境因素。倘若组织体系内的人事政策、人员结构、人际关系和领导风格均能恰到好处,就能让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脱颖而出。就时代机遇而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欣欣向荣,为年轻干部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善于发现机遇、勇于创造机遇、强于把握机遇,对于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

方振邦: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年轻干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有其客观的内在规律,只有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培养,才能促进年轻干部成长进步。

从干部素质要求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这样的要求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今天讲的“德”,第一位的是政治品德,党员干部必须政治上过硬、靠得住。

从干部成长过程来看,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也就是说干部经过学习和锻炼培养,从能够做好辅助性工作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乃至承担艰巨复杂任务的成熟干部,需要长期的递进式历练。从干部培养主体来看,个人努力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内因和基础,组织培养是年轻干部成长必不可少的外因和助力。从干部培养方式来看,理论学习是基础,实践历练是关键。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学懂弄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深刻地认识世界和国情,为在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提供指导。干部成长是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实践锻炼是将各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成工作本领的“助推器”和“检测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从激励机制来看,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在选人用人上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依据,激励广大青年干部向模范人物学习,加强理论修养,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从保障条件来看,严管就是厚爱。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年轻干部面临外部环境和物质利益的诱惑。要想让年轻干部远离这些“泥潭”,慎独慎初慎微慎欲非常重要,组织的严格管理也必不可少。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助力干部健康成长是卓有成效的。

马雪松:涵养和保持敬畏之心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修课。“敬畏”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待人待物既敬重又畏惧,蕴含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思想内涵。“敬”体现了一种认知态度和价值追求,主张严于律己;“畏”突出的是边界意识和自省精神,强调行为所止。进入新时代,需要涵养和增强青年干部对于党、人民、法纪的敬畏之心,确保青年干部清正廉洁、秉公用权,长期保持“泾渭”分明的规矩意识,养成“精微”细致的工作作风,担起“经纬”天地的为政之责。

首先,青年干部要做到敬而有为和畏不敢肆。一方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以“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态度约束自己。东汉名臣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千古名句,凛然答复暮夜造访的行贿者,表明在伦理政治观下,官员的敬畏之心往往体现为修身与为政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初期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系统阐释了实事求是作风的科学内涵与重要价值。青年干部要敬畏客观规律,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和行动方案选择切合实际;要敬畏历史和人民,在直面社会矛盾和突出状况的基础上真抓实干、灵活巧干、埋头苦干,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事业;要敬畏职责使命,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知敬畏的理性态度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其次,青年干部要在实际工作中涵养敬畏之心。为政者敬畏世俗意义上的公共权力,是政治文明由古典向现代演进过程中具有根本意义的历史性成就。18世纪后期,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在执政末期穷奢极欲罔顾民生,“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狂妄宣言,充分展现其对人民主体性毫无敬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自我革命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关键。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应对执政考验、管党治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组织保证与根本前提。在制度建设与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需要党员干部涵养敬畏之心,注重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自身定力、恪守党性原则、坚守人民立场。

最后,青年干部要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继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安不忘虞的忧患意识,做到知敬畏、大无畏,增强警觉意识和敬畏心理,护航民族复兴巨轮行稳致远。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曾因坚持价值规律遭受牢狱之灾,却始终认为“坚持真理是要冒三分险的,但这没有什么可怕”。改革大幕拉开之际,孙冶方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理论文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这种“一不改志,二不改行,三不改观点”,拒绝向错误妥协的骨气、底气与勇气,正是来自对马克思主义客观真理与政治经济学科学规律的深沉敬畏与高度认同。总之,涵养敬畏之心要以“敬”的原则增强文化自信、以“畏”为动力推动改革创新。

人民论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自身努力是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那么,年轻干部如何把握成长“黄金期”拓展能力本领?

刘帮成: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一般是指年轻干部学习意愿和动力强烈,可塑造性强,勇于接受挑战的时期,往往这个时期其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快速提升,且能带来显著的实际业务效果改善。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抓住成长“黄金期”,多经受一些风雨的洗礼和基层的锤炼,才能健康成长,行稳致远。

把握成长“黄金期”要找准自身定位,锤炼坚定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年轻干部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把提高政治素养作为自身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及实际运用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把握成长“黄金期”要聚焦真学实干,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年轻干部初入仕途,正处于摸索积累的重要阶段,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治理能力,修炼善治“内功”。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围绕当下社会治理的多元需求,聚焦科技创新、应急管理、生态保护、数字化能力等当下重要议题丰富专业知识,弥补治理短板;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锻炼,敢于接受基层洗礼,主动前往老少边穷艰苦地区和重要岗位接受历练,在全面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实战任务中提高自身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应急处突、群众工作以及改革攻坚等能力。

把握成长“黄金期”要严以律己,淬炼严实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年轻干部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放低姿态,俯下身子,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为民服务上,在工作中多一些主动和实干,避免“混基层”的心态,切实把自己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工作方向和决策依据,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时时反思,利用好自身成长的“黄金期”,对工作实践中暴露出的“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纠偏,时刻系好成长路上的“安全带”,廉洁奉公,依法行政,杜绝一切“踩红线,越底线”的脱轨行为。

方振邦:年轻干部的“成长黄金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身体素质的“黄金期”,年轻干部年富力强,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精力活力等都处于最佳状态;二是工作和环境的“黄金期”,年轻干部要自觉在基层一线实践中锻炼成长。对年轻干部而言,基层一线提供了学习与成长的广阔沃土,年轻干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在基层工作中主动作为,抓住机遇真刀真枪锤炼过硬本领,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随着不断进步与成长,年轻干部将逐渐走上更重要的岗位,在基层工作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和一手资料将成为最宝贵的财富。

年轻干部的成长是一个实践积累、能力积淀的过程。在“成长黄金期”多经受一些困难的砥砺、风雨的考验和洗礼,才能真正锤炼意志、磨砺品质、增长才干。从干部成长的经历来看,很多取得重要成就的干部都经过了长期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多个重要岗位的历练。在岗位上经历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和艰苦地区的磨练是干部快速成长进步的“助推器”,是“成长黄金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熊李力:年轻干部把握成长黄金期拓展能力本领。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保持强大的学习能力。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年轻干部不仅要积极参加培训,强化和提升包括政治理论、依法行政、党史国史、公文写作、公务员行为规范、机关工作方法在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工作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将自身打造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跨领域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重视向书本学习的同时,也要提倡实干,避免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年轻干部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的能力。三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处于成长黄金期的年轻干部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但也容易因此陷入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误区,最终欲速不达、功败垂成。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年轻干部务必脚踏实地、戒急戒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成长黄金期固然宝贵,但只要年轻干部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实实在在促进经济发展、实实在在推动社会进步,开展各项工作以实为第一要务,机遇总会青睐求真务实之人。

人民论坛:年轻干部能否履行好岗位职责,不仅要看其是否具备适应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更要看其是否具备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干部成长的履职新任、交流转任、提拔重用等重要阶段,年轻干部如何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刘帮成:随着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深层次问题不断凸显,各项治理工作呈现出任务重、要求高、强度大、时间紧等特点。部分年轻干部在高强度的工作任务、高负荷的工作节奏等交叉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焦虑、工作倦怠和心理失衡,这将直接影响年轻干部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行为表现和公众的公共服务体验度,并最终影响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鉴于年轻干部心理失衡的成因,增强年轻干部心理调适能力至少可从以下两个面向去应对:第一,保持平和心态,科学疏导情绪。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平常心面对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得与失,正确看待晋升提拔、上调下派等诱惑,努力不为诱惑所困、不为琐事所烦、不被情绪所扰,做到定力不减、初心不改;另一方面要善于进行自我情绪疏导,通过培训学习、体育运动等方式科学疏导情绪压力,同时聚焦自身拥有的辅助资源,关注所处职业和环境中的正能量,激发心理优势。

第二,优化激励机制,实施心理干预。增强年轻干部心理调适能力,从根本上说,仍须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年轻干部管理方式。一方面,各级部门要完善激励保障制度,积极营造回报与贡献相适应的组织环境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用环境,同时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厘清福利补贴等精神激励和物质驱动并重的方式,提升年轻干部的职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心理健康,适时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例如,建立年轻干部心理健康档案,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年轻干部的日常培训工作,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心理疏导机构,成立年轻干部心理救助机制。同时,依托新媒体平台搭建年轻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助力年轻干部心理自助能力,全方位提高年轻干部的心理调适能力。

熊李力:心理品质和专业能力对于年轻干部任职履责同等重要。在干部成长的履职新任、交流转任、提拔重用等重要阶段,更是对年轻干部心理品质的极大考验。面对这种考验,年轻干部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做事而非做官。倘若年轻干部始终怀揣报国之心,立志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干一番事业,即使在提拔重用等重要阶段一时不尽如己意,也一定能很快克服负面情绪的影响,迅速将自身重心调整至工作中。但倘若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凡事都以早日获得提拔升职为目的,一时的失落必然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既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也对个人前途造成严重扭曲。年轻干部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这句话最早出自中航工业集团的厂房,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广大年轻干部。

人民论坛: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近年来出现一些年轻干部刚成为单位骨干或走上领导岗位就陷入贪腐的现象,那么年轻干部如何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方振邦:年轻干部群体朝气蓬勃,工作主动,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创造性,被党和人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同时,年轻干部的成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年轻干部虽然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但往往经验不足,容易表现出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脱离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地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年轻干部思想较为活跃,对未来充满梦想,对新事物开放包容,然而也容易产生轻浮急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年轻干部充满干劲,但有的干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地盲目工作;有的年轻干部没有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了创新而创新,大搞面子工程,只顾面子不顾里子,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干群关系;还有的年轻干部患得患失、投机取巧、见风使舵、处事圆滑,或者搞自我包装、花拳绣腿。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年轻干部违纪违法、腐化堕落现象不时出现。有的年轻干部在刚走上重要岗位时就产生了春风得意飘飘然的思想,难以抵御金钱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职务上的便利进行权钱交易,甘于被“围猎”,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固然有外因的引诱,但归根结底还是自身丧失了理想信念,缺乏法律意识和底线意识,价值观发生了扭曲。

马雪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规矩、守底线,首先要有敬畏心。”“没有敬畏之心,就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干得出来。”并强调:“干部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不能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能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能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中铤而走险,不能在‘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中恣意妄为。”

我们要通过观念引领、制度建设和警示教育涵养干部敬畏之心。其一,通过思想教育与舆论宣传,引导和培育全体党员树立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的思维观念。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利用思想资源,形成知敬畏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化规范化,加强学习、综合施策,持续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补足精神之“钙”。

其二,巩固和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人民和法纪的敬畏之心,创新纪法衔接机制,完善违法违纪惩戒体系。一方面,要加快健全和完善追究惩戒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规行为的体制机制。针对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漠视制度规定等状况,应强化监督检查,严防各种失职失责行为,以统筹衔接、贯通协调为目标,完善与落实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体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对组织集体、权利义务和权力运作的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建立常态稳定且全面覆盖、兼顾过程监测与结果导向的违纪违法反馈机制,最大限度打击和遏制妨碍制度执行落实的机会主义、投机主义和“破窗效应”。

其三,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正向示范作用与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一方面,要树立正面典型,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标杆、强化主流价值引领。“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以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的方式为全体党员队伍树立学习榜样,着力宣传优秀党员为民服务、对党忠诚、遵规守纪的优秀事迹,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营造恪守理想、尽职尽责、敬民畏法的大环境,从而更好增强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纪检监察工作中反映出的反面案例,更具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从党员领导干部思维习惯、工作环境、个人心态的共性出发,可通过重大案例、典型案例、近似案例、身边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促进党员领导干部明确敬畏之责、涵养敬畏之心。

熊李力:年轻干部要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既需要各级党组织建立完备的教育监督管理体系,也需要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修养。只有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形成。

对于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各级党组织应切实担当起教育监督管理的责任。对年轻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纪法规教育应实现常态化,日常监督管理也应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将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里,由此形成不敢腐和不能腐的有效机制。在严格教育监督管理的同时,对年轻干部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各级党组织也应加强关怀,通过正规的组织途径为年轻干部解决后顾之忧,为不想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最终还是要靠年轻干部自己,倘若胸怀大志、专心致志谋事、全心全意成事,则能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任职。归根结底,只要年轻干部心中装着的不是一己私利,而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福祉,廉洁从政绝非不可逾越的高山。年轻干部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由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转变。

(人民论坛记者常妍、银冰瑶、谢帅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