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善而远不善

近善而远不善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论语•季氏》篇中记载的一句话。意思是说,看到善的行为,就唯恐自己达不到;看到不善的行为,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这与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是一个意思,都是教诲人们近善而远不善。

毛主席过去讲过一句话:“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我们也可以说,人的品德行为,总有好中差。大千世界、人类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集合体,真善美与假恶丑始终是如影随形的,这就需要人们去认识、辨析、选择。那些良言、善行体现的正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向善行看齐,就会有积极向上的人生,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丰富完善自己。与不善的行为为伍,就会遭遇消极颓废甚至丑陋的人生,给社会带来祸殃灾难,也会葬送个人的前程。

历史和现实中,都有不少“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的生动事例。司马迁遭受宫刑、身处绝境,想到先贤们陷于逆境而意志弥坚,历尽磨难而终成大业,于是见贤思齐,振作精神,发愤著书,终于著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班超在边地动荡之际,以张骞、傅介子等建功塞外的前辈名臣为榜样,虽身涉险境,仍勇毅坚定,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不朽功勋。屈原在少年时代,躲进山洞苦读《诗经》,从民歌民谣中吸取了丰富营养,终成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伟大诗人。匡衡为了看到更多的好书,不惜气力为富豪家打工,日积月累,最后成为著名的大学者。唐伯虎从小就拜大画家沈周为师,虚心好学,潜心钻研,成为明代著名画家和文学家。革命烈士杨靖宇、方志敏、林祥谦及江竹筠等则都是追求真理、信仰坚定、志存高远、视金钱如粪土的仁人志士。

反观那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未尝不知善行与恶行的天渊之别,但面对不善的诱惑与影响,有的心旌摇荡、见利忘义;有的理想信念动摇,生怕从善会损害既得私利,于是不想为善、不愿为善;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移,视贤不见,美丑不分,是非不辨;有的缺乏改过从善的自觉,讳疾忌医,逃避批评与监督,任由身上的毛病和问题恣意生长;有的交友不慎,与不善之人同流合污,不能自拔。想一想,孔子将不善比作沸汤,是多么生动形象!当一个人看到虚假丑恶之事时,应如同面对滚水,心生警惕、畏戒之意。今天以此来警示从政当权者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敬畏之心,是非常贴切、有益的。

近善而远不善,知易行难,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和修养,善于思考和分辨,慎重交友,净化朋友圈,做到自警自省,防微杜渐,持之以恒。如是,才会有一个无怨无悔的人生。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