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质量媒体融合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用高质量媒体融合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极大丰富了国际传播的方式,大大拓展了国际传播的内涵,使我们的传播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国际传播的力量不断壮大,为适应新的国际传播形势、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用高质量的媒体融合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使命:以国际表达讲述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必须把塑造好、维护好、展现好中国形象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媒体深度融合这一契机,在提升国家形象塑造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在真实、立体、全面上下功夫。把当代中国的历史作为今日中国的形象背景,一方面,讲好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断书写奇迹以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中国故事,讲述今天中国从哪里来,揭示中国将向何处去。另一方面,展现党和政府直面矛盾问题、风险挑战的基本态度,在报道中不回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把自豪而从容、自信而清醒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呈现在国际舆论舞台上。

二是在可信、可爱、可敬上见实效。“可信、可爱、可敬”既是中国形象塑造的目标指向,更是我国形象的真实写照。在我国国家形象塑造中,应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同时,还需着力展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形象,展现我们走的是一条和平崛起之路。着力展现中国的绿色发展形象,揭示我们走的是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新内容:以媒体融合赋能国际传播。新技术为国际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催生了大量融媒体产品,图片、视频、直播等非语言元素形成的新的话语方式,丰富了国际话语表达,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方向。

一是突出重中之重,以重大主题报道为引领推进融合报道创新。在对外融合报道中,可通过重大主题报道充分、鲜明地讲好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如在建党百年这一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节点,推出《词解中国:中国道路》《100秒100年》等一系列新媒体品牌栏目,在海外社交平台矩阵上推出。推出系列纪录片《求索》,由美国共产党党员出镜,探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的秘诀。

二是讲究形式策略,坚持效果导向提升国际舆论斗争能力水平。充分认识国际舆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保持斗争精神和战略定力,注意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的统一。以媒体融合为抓手,展开精准传播,着眼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时,用详实的采访、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扎实的专家采访制作系列视频融合报道,对抹黑中国的部分外国媒体、机构、政客、伪专家进行深度揭批,有力打破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打造的“舆论茧房”,为建立客观公正的话语叙事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是丰富文化交流传播,加强议题设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围绕文化和生活主题,开设多种形式的栏目讲述中国的历史文化。如新时代斯诺工作室开设《围炉漫话》视频谈话栏目,外籍记者邀请在华外国人谈中国文化和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增加生动性趣味性。《开箱中国》栏目将变化中的人民生活,用“真人秀”的方式进行体验与讨论,让海外受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当代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新形态:以流程再造提升生产效能。融合发展具有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传播的特点,这就要求国际传播转变话语视角,细分不同受众信息接收习惯和需求。同时,新的技术环境、舆论环境和受众所处的媒体环境对于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需要,采编流程再造成为新的工作要求。

一是信息传播的视觉化。视觉化呈现、移动化趋势是融媒体报道形式最大的变化,新闻产品以短视频、微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更贴近受众需求。同时,传统平面媒体视觉表达的优势在融合报道中得到了新生,摄影、漫画/插图、版面设计在媒体融合中升级换代,成为了报道的主体形态。全媒体栏目把美术从配角变成了主角,通过制作精良的长图漫画配合风趣的文案,以独特的条漫形式做主题报道,传递正能量。

二是信息传播的观点化。言论立报在融媒体时代仍是重要的理念。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权威媒体抢占观点输出“第一落点”,及时评论变得尤为重要。为此,可通过设立公开评论类栏目,由各个不同部门和分工的资深记者编辑一起参与突发和重大新闻的点评。

三是信息传播的移动、社交化。为了顺应信息传播移动、社交化的要求,中国日报在抖音、快手等信息流平台推出资讯类视频,第一时间发布短视频报道;打造“网红工作室”,推出视频栏目创新时政报道方式;针对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推出一批短视频评论栏目;推出纪录片《神奇的中国》等一批重点表现中国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视频作品。新形势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快速编发的要求需要打破原有部门分工,推进传统采编资源与全媒体生产方式有效整合,形成协同高效的全媒体工作格局。

新媒体人:以变与不变拥抱融合时代。做好媒体深度融合时代的国际传播工作,关键在队伍、在人才。

一是增强政治敏锐性,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报道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上,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锻造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好对外传播,功夫在内,应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战略,深刻把握基本国情,深刻认识中国文化历史底蕴,保证面对国际国内杂音时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是树立融合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需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新闻报道中。深谙新闻传播带来的分众化、小众化和圈层化的变化,理解新闻传播呈现出传者中心消解、传受关系扁平化、信息接收个人化的特征。新闻工作者应建立融合报道观念,既懂新闻规律,还需了解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掌握不同媒体的传播技术,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把握报道的时度效。

三是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融媒体报道整合、利用多种媒介的优势,使媒介的功能、手段、效果得以全面提升。应用新媒体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强化数据分析能力,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文字、图片和视频,提高使用新媒体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技能,同时密切运用和关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以及刚刚兴起的元宇宙传播技术,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作者系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