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鲜明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鲜明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执着和坚定,彰显了党谋划复兴伟业、擘画强国蓝图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一、紧扣百年奋斗目标,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

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现代化是更加鲜明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现代化,是追求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创新、社会进步、生态美丽等各方面全方位的现代化,从物的现代化到人的现代化、从经济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的飞跃。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外部环境,辩证认识“治”与“乱”、“危”与“机”、“变”与“不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更大奇迹、书写更多辉煌。

二、推动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很多需求过去并不是紧迫的问题,现在人民群众要求高了,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工作水平也要相应提高。”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的推进共同富裕“路线图”,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有科学擘画,而且要有可行的实践路径。我们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防止两极分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业致富,靠勤劳实干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原因有很多,但其最深层的原因是中国式现代化符合中国实际,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沃土。

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源头活水,从五千多年璀璨文明中汲取智慧的精华养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借鉴“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和合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要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民道德素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四、展现大国担当,为世界注入新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条道路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而是造福中国、有利于世界的正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完善,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指引历史正确的方向、人类进步的方向。2013年至202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面对世纪疫情,中国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勇担时代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始终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