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黄河更好造福人民

奋进新征程|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黄河更好造福人民

日前,全国政协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部分政协委员和特邀代表围绕“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大家认为,黄河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具有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良好条件,要在探索中进一步明确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定位,处理好国家属性和地方特色的关系,稳中求进、久久为功。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如今的黄河两岸正在美起来。与之同时,近些年来,随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的文化遗产工作者综合以往的经验,提出以新型“大河景观”认知模式,以便更准确理解、阐释黄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所说:“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黄河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加强黄河文化对外传播,有助于国际社会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然而,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兼有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多重使命。尤其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9省区,战线长、面积广。因此,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更要强化跨部门、跨地域统筹,增强政策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同时鼓励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园区,实现高质量建设、差异化发展。

首先要抓好顶层设计,用全局视野推动跨区域创新发展。历史文化遗产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需要各地在抓好黄河防洪减灾工作的同时,把已有的“大遗址”或“考古遗址公园”等充分利用起来,把展示与长期的考古发掘统一起来,改变一些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后“一锁了之”的做法,让这些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完善解说牌和解说词,传递其历史文化内涵价值。当前可以综合采取市场化、法治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以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延伸和融合,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补血”和“造血”机制,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其次要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国家级精品流域文化园区。“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主题。近年来,随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的文化遗产工作者综合以往的经验,提出以新型大河“文化景观”认知模式,更准确理解、阐释黄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就需要黄河流域各地统筹做好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护与防洪减灾工作。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们所建议的,加强黄河“几”字形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培育文化区域游、古城古镇游、红色黄河游等品牌,让人民群众在领略山河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为流域保护与开发、河流治理与防洪减灾的典范。

黄河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母亲河,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起源河,是繁衍滋养中国人民的生命河。追求天人合一、注重文化与自然的联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相信:只要全国树立“一盘棋”思想,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和抓手,努力用心、用力、用情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就一定能让黄河成为永远造福中华民族的幸福河。(来源:宣讲家网)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2/1201/1186701.shtml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樟社区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