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换新颜

喀什古城换新颜

走在极具民族特色的新疆喀什古城中,鳞次栉比的商铺展陈着各类民族商品,精美的砖雕窗棂装扮着错落有致的民居,曲径通幽的小巷墙壁爬满绿色藤蔓植物,冬不拉和热瓦甫的和美乐音袅袅飘过耳畔……徜徉流连于街巷,让人感动于古城居民的灿烂笑颜,感叹于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融,感怀于丝路古道的千年遗韵。

古城的前身是喀什老城,曾是喀什市较大的危旧房片区。千百年来,人们世代在这里生产、生活,至今承载和留存着原始的样貌,这也成为老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特色。然而,由于年久失修等多方面原因,喀什老城也一度面临改造的困难。

老城改造不容易。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喀什古城改造过程中,以尊崇之心、珍爱之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按照“修旧如旧”原则,采取“一户一设计”方式,28个片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在原有空间格局上修缮加固,保持了古城原有风貌,促进了生活功能提升,别具一格的木雕、铁艺、绘画随处可见,民族特色被最大程度保留下来。

短短几年,8.36平方公里的喀什古城危旧房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水、电、气、路、网、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20多万人口就地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位于古城核心区的古扎社区,道路整洁、屋舍井然,医疗、教育等机构齐全,居民10分钟就能赶到社区卫生室,孩子们不出街区就能上幼儿园和小学。古扎社区书记热孜耶·麦麦提说:“喀什古城改造,让居民一步迈进了现代都市生活,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呢。”

改造后的喀什古城进一步提升了综合功能,商业和旅游业更加繁荣,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致富。花盆巴扎、铁匠巴扎、帽子巴扎、手工艺品巴扎……这些特色街区既保留了原有形态、建筑风格、民俗文化、人文风情,还让古老的手艺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顾客。

“古城改造一新,但祖辈传下来的营生不仅没丢,而且更红火了”,铜匠传承人木合旦儿·马木提说。“古城区改造后,我多了4间店铺,1间自己开超市,其余3间出租,一年下来,比以前多挣4万元。”古城居民阿迪力·买买提脸上洋溢着幸福,“现在腰包鼓了,这真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2015年,喀什古城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也成为喀什老城人温暖幸福的新家园。

傍晚循声来到吾斯塘博依老街的百年老茶馆,此刻早已座无虚席。维吾尔族老人手中的热瓦甫响起,拍打手鼓的小伙随即跟上,茶馆伙计忙里偷闲地舞了起来,天南海北的游客和着节奏学跳维吾尔族舞蹈……欢快与热烈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一曲唱罢,邻座不相识的人也会轻碰茶杯,相视一笑,话题也便有了……欢快、友好、和谐、交融,是古城传递给每个人的气息。

“第一次来喀什旅游就爱上了这里,在古城开了民宿和咖啡馆。”河南姑娘小王一边在操作台忙碌,一边与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这里有雅致的老建筑,有善良淳朴的人,我喜欢这里的安详和宁静。”2020年的一次旅游,让小王留了下来。在这里,她感受最深的是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邻里间的和睦、包容:“平日我辅导邻居孩子写作业,邻居也会不时送我一些特色小点心,满满的都是温情,真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的那样,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图为2023年8月3日,游客在喀什古城景区东门观看开城仪式。 中新社发 孙自法/摄

穿上民族特色服装,在喀什古城拍上一组魅力写真,是众多外地游客的必选项目。“从梳头、选衣到戴首饰,一套服装造型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我希望游客在这里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麦吾兰·图拉克说。麦吾兰是古城开发“旅拍”业务的先行者,也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家乡这些年的发展,让我对回乡创业充满了信心,这里丰富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带给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我想多做一些新疆元素的文创作品,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众多年轻“创客”来到喀什,各具特色的文创店、民宿、美食店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古城涌现,不断为古城增添着新时代的时尚元素。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经过老城保护、修复和改造,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时尚交相辉映,喀什古城的一砖一瓦依然讲述着千年的故事,它的无限活力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