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谌丽:基于城市体检的北京人居环境建设进展和思考

118b24a069f7e73d07b4a9ccedb8382_副本

谌丽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一、北京人居环境建设的背景和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首都建设和发展,多次考察北京,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要规划、重要事项把关定向。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提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北京城市规划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着力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不断朝着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要坚决维护总体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健全规划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机制,建立健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并明确提出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这些都体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积极转变为具体的行动,强化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和发展理念。                

2018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始进行城市体检评估工作,通过城市体检评估,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和城市发展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动态维护,已成为新时期首都规划治理体系中融贯各级各类规划意图、联动多层多元治理主体、连接前向后向工作闭环的关键环节。

二、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方法

(一)人居环境的概念

联合国在1976年的《温哥华宣言》中首次提出了人居环境这一概念。人居环境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集合体,包括所有社会、物质、组织、精神和文化要素,涵盖城市、乡镇或农村。在中国,吴良镛院士对人居环境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诠释,他提出从社会、经济、生态、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综合地考察人类居住环境,由此创建了立足于中国实际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涉及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很多学科。现在,我们认为人居环境就是与人类居住、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紧密关系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称,而城市人居环境包括社区环境、出行环境等影响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良好的人居环境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人居环境?我们可以观察一下世界各大机构评选出的宜居城市。

墨尔本位于亚拉河畔,城市绿化率达40%以上,共有400多个城市公园,享有“花园之州”的盛誉,涂鸦艺术也非常出名,其让整个城市充满了现代活力,与维多利亚古典建筑遥相呼应,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与艺术美感。

维也纳位于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麓,大片森林环绕,多瑙河流经市内,造就了这座古老城市山水相映的独特自然风光。维也纳也是古典音乐的圣地,保留了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还拥有众多现代艺术景观,实现了古典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完美结合。

新加坡也是花园城市,并且尤其重视住房保障,同时还考虑不同区域内的职住平衡,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东京是超大规模、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它非常重视城市安全韧性的营建。东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因而韧性城市建设对于其至关重要。东京制定了一系列防地震等自然灾害、维护公共治安的应急预案,提高建筑抗震抗灾的等级,并加强基层社区韧性建设,弥补社区管理短板。此外,东京非常重视轨道交通的发展。东京首都圈已建立起完善的轨道交通体系,还拥有高质量的设计与服务水平,如地铁换乘比较便捷、内部有行李架和高低不一的扶手、上下行双向电梯设置以及女性专用车厢等,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纽约、伦敦都是文化多元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适合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市民在此生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各个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益启示。

第一,城市更安全。从四个方面来看,包括日常生活的安全性,抵御洪涝等灾害的安全性,保证城市生命线运行的安全性,保障居民食品和药品的安全性。

第二,生活更方便。首先,要建设紧凑混合的社区;其次,要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再次,要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最后,要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第三,环境更宜人。具体来看,包括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营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控制各种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第四,社会更和谐。我们要创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创建共享的城市发展机制,尤其要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要做好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居民个体的需求相结合,从居民的意愿出发,建设人民满意的人居环境。

(三)人居环境评估的指标构成

进一步梳理评选世界宜居城市的指标体系,我们可以提取出来一些共性的宜居要素:一是社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涵盖了医疗、教育、商业、娱乐等的公共服务设施;三是涉及文化氛围、邻里关系等的社会和谐性因素;四是交通的便利性;五是环境方面,包括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当然,还有一些其他要素,不过我们在这里将重点放在国际宜居城市的共性上,这也是北京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必须具备的品质。

(四)城市体检的技术方法

第一,指标体系的结构。指标体系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系统型。根据领域划分,由构成人居环境的子系统组成,结构清晰,涵盖内容全面。根据政府部门划分,部门通常是与政府职能有关的组成部分,如住房、交通、娱乐设施等,因此能够为政府机构评估绩效提供依据。根据问题划分,通常是与地方长期发展目标有关的具体问题,如雾霾问题、创造就业、犯罪和安全等,这样便于有效地与公众沟通。其二,目标导向型。目标刻画了城市期望达成的可量化状态。有助于识别直接连接指定目标的指标,并且能够评估城市完成目标的进展。其三,逻辑结构型。建立在某个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理论依据基础上,能够阐释不同指标之间的联系,并且预测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人居环境集成方法。那么,不同维度的指标构建成体系后,如何评价、如何汇总?这里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机理研究综合阐述人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价值化评价,包括经济学方法、实体指标与心理指标的综合化方法、基于社会合意的评价方法;三是空间上综合集成,划分不同人居环境类型区。

第三,不论是北京市,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城市体检上都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大量城市运行客观指标的采集,又纳入了居民主观感知。从城市居民心理需求出发建立指标,将主观感受与城市实体对接起来,由居民对相应的实体指标进行满意度评价,形成“以人为本”的评价结果。

从城市体检的技术方法路线来看,在客观指标采集方面,包括生态环境数据、居住环境数据、生活环境数据、出行条件数据、城市管理数据等,通过系统地解析、评估,获得客观指标的状态、趋势、规律以及机制。在主观数据采集方面,通过调查问卷、市民热线等方式,获取人们的出行行为、购物行为、居住行为、宜居性的满意度评价和幸福感,并且获取对应的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户籍等信息,综合起来交叉分析,从而得到人群的行为特征、状态、感知、意愿。客观分析结果和主观分析结果相结合,共同监测评估城市发展各个部门的问题与进展,进而得到解决“城市病”的方案,这就是城市体检评估的技术方法路线。

(五)北京城市体检人居环境民生感知调查实践

在北京的城市体检中,我们在主观部分调查了人居环境的民生感知。以人居环境理论为基础,基于“小样本问题发现、大样本规律总结及文本验证”的分析思路,采用问卷调查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两套数据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居民满意度进行线上问卷调研,比较不同维度满意度得分及人群差异、空间分布差异。另一方面,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市民诉求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并通过词频分析、空间统计等方法,比较不同维度诉求数量差异,识别该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各维度诉求的空间差异。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识别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问卷调查方面,我所在的团队从2005年开始进行北京宜居城市评价追踪调查。2018年以后,我们开始进行北京城市体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主体内容围绕居民的“七有”“五性”展开。“五性”,也就是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第一,从“五性”来看。生活便利性又分为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出行、消费、休闲娱乐的便利性。出行便利性的指标包括步行环境的满意度、骑行环境的满意度、公交等候时长、公交换乘、道路通畅性、小汽车停车的方便性、通行时间等,这也反映了我们对居民出行最为迫切的问题的关注。消费便利性包括对日常就近购物、大型购物设施、文化设施的方便性的关注。休闲娱乐便利性主要关注的是居民对社区体育场地和周边公园绿地方便性的满意度。生活宜居性包括自然环境宜居性、空间品质宜居性和社会文化环境宜居性。在自然环境宜居性方面,对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街道卫生等方面尤为关注。在空间品质宜居性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开敞空间、亲水空间、人口密度、小区垃圾分类水平和老旧小区改造水平等。在社会文化环境宜居性方面,更关注居民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的修复与利用,以及对居住区邻里关系状况的评价。生活多样性包括工作机会多样性、市场环境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三个方面。在生活公正性方面,主要通过住房保障水平来体现住房公正性。生活安全性包括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内涝积水、紧急避难场所等。

第二,从“七有”来看。幼有所育体现在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和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两个方面。学有所教通过中小学就近入学的满意度来体现。劳有所得通过人们对收入的满意度来体现。病有所医体现在综合医院急诊就医的方便程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两个方面。老有所养体现在老年食堂饭桌和社区的养老设施两个维度。住有所居下设四个指标,分别是居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住房质量和维护水平、房价可接受程度、房租可接受程度。弱有所扶体现在盲道占用、无障碍设施两个方面。

此外,调查问卷还包含居民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职住通勤特征和社会经济属性等内容。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的服务热线,前身是“市长电话”。通过持续整合全市分散的热线资源,增设企业服务热线,形成面向企业群众的“一号响应”机制,负责统一受理诉求并协调、督促诉求办理,解答咨询。我们从2020-2022年这三年的市民服务热线数据中获取了与城市建设有关的诉求内容,并对其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即交通环境、自然环境、安全环境、生活环境、住房环境。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