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乡村规划走偏

谨防乡村规划走偏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关系全面重构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新变革的大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因此,乡村规划不仅需要引导乡村结合自身特色和发展实际,从抱团共富、分类发展、数字赋能等方面编好规划“蓝图”。同时,还要在统筹地域特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等要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避免“剑走偏锋”,以科学务实管用的发展规划,引领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坚持依法依规,避免主观任性。由历史惯性和生产生活方式所决定,新时代农村社会法治化治理仍须一段路要走。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法律实体的形式对乡村振兴做出刚性规定和法律约束,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一是在制定规划时,要严格依法依规、做好政策对接,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的对接,与国土空间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多规合一”,形成全域全要素的发展和建设规划。二是出台规划时,需要强化法治思维,严格规划出台程序,规划既要经过党委政府相关会议表决通过,更要通过人大会议审议将其法治化,让发展规划不因领导班子或个人改变而改变。三是实施规划时,加强过程监督、坚持“循规蹈矩”,特别是要建立村庄规划实施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受理制度,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事务,依法查处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坚持村民主体,避免越俎代庖。村民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实施者和受益方,确定发展定位、制定振兴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均须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把村民意愿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一方面,要重视和强化乡村振兴的宣传发动,让老百姓充分认识规划编制对本地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对自己、对后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支持和参与乡村规划编制工作。另一方面,要最广泛地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运用调研、座谈、函询等手段去“接地气”,努力用民意、民愿、民智来“编制”规划,真正把规划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的是,随着当前农村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变化,以及村民“离土不离乡”的急剧流动,村民参与村务的热情大大降低。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把村集体、村民等相关利益诉求整合在一起,让乡村规划真正成为上级党委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广大村民共同意愿的载体。

坚持差异发展,避免千村一面。鉴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地自然禀赋、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和民风民俗区别也很大,一是在设计乡村规划时,需要摒弃一些格式化、程式化、制式化的传统逻辑,在尊重自然原貌、尊重历史传统、尊重乡村习俗方面下大功夫,不贪大求洋,力求因地制宜。二是在保留乡土味道、保留村庄特色、保留主导产业方面下大力气,不“复制”“粘贴”,体现各具特色。三是对城乡结合部的村庄规划,要从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角度,前瞻考虑村庄社区化、村民市民化的未来走向,以增强服务城市发展能力、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等为核心科学规划。四是对于特色明显且有一定保护和传承价值的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三者间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五是对于搬迁撤并类村庄的规划,可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建设好既有城市形象,又有农村格调的新型农村社区,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科学务实管用,避免标新立异。乡村离山水最近,离土地最近,形成了其自然、质朴的最基本特征。推进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乡村发展内涵的提升、农村发展品位的提升,不需要标新立异、追赶时髦,也不需要大兴土木、全面改造。一个好的乡村规划蓝图,需要的是以自然和质朴为主基调来编制。因此,一要统筹考虑村庄人口、土地、产业、设施、人居环境等全要素,根据村庄实际发展阶段和村民发展诉求,来规划未来发展的走向、目标和任务。二要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为根本,充分考虑地方财政和村民收入水平编制规划,保证建设内容的务实有用。三要在加强硬件设施规划的同时,充分考虑改革和政策变化因素,确保未来发展少受环境容量、产业政策等因素限制,确保未来建设和发展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前提是不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

坚持恒久持续,避免一哄而上。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都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特别是很多地方以县乡两级为主,结合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要求,出台了诸多区域性、局域性的乡村规划。但不得不承认,一些规划编制明显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例如,一些地方在不当政绩观的驱使下,没有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盲目地追求短时期内“全覆盖”,导致村镇建设一哄而起同质化严重。再如,一些地方的新领导一到任,就把自己的思路往规划里“加塞”,甚至连批复过的规划也不惜推倒重来。因此,只有规划是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顺应群众意愿的,以前瞻性的视野来定位发展目标和任务,才能不与农村发展实际脱节,才能保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落实落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