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强国讲堂】储朝晖:教育强国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探索(2)

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同时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们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教育强则教育发展的实力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强。如果教育不强,人才、科技、经济等很难强起来。可以说,教育是一切的基础,并且还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当然,只靠教育不能完全解决各类问题,但是教育可以为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创造良好条件。

(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教育强国

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它们的强大都源于教育。举个例子,德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国家之一,它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早期现代化进程是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一个典型。德国最初的教育改革和宗教改革密不可分。中世纪德国的教育开始从神学教育向公立、世俗、科学、普及型的现代教育转变。德国的柏林大学成立于1809年,由威廉·冯·洪堡负责筹建。柏林大学提倡“教研合一”,除了传统授课之外,还首次在大学中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使大学脱离了传统办学模式,成为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机构。柏林大学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

现在,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关键的是振兴教育。教育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建设教育强国不能走偏,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作指导。还是拿德国举例子。德国的教育观念在上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走偏了,走上了与人类文明相反的道路。这一点值得所有国家警醒。当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不对时,就会让教育成为摧毁这个国家的工具。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教育价值观也不对了。当时的日本走了军国主义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人类文明犯下了大错。

(二)教育强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一,教育强国除了可以为经济强、科技强打基础外,还可以起到凝聚社会的作用。第二,教育强国能促进文化的多元融合。第三,教育强国可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四,教育强国可以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新中国成立之前,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是一件奢侈的事。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指出,“教育是富人的金手杖、金戒指,不是穷人的破棉袄和窝窝头”。新中国成立之后,受教育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有相关的表述。可以说,受教育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公共教育,要为每个人平等地提供教育服务。

(三)教育的补偿功能

补偿教育是指提供修改的或附加的教育计划和服务,使残疾儿童恢复正常生活,扩大那些因处于不利地位而丧失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的人和学校中的失败者的教育机会。另外,世界各国都十分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搞多轨制,不能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