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教育评价体制改革
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之一。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以及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等十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两个方向。第一,分级专业评价。我们要赋予一线教师直接评价权。同时,要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第二,分层多元评价。我们要让多方评价主体均发挥作用,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教育评价生态。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是老师评价学生,这是评价学生主要的方式。比如,加拿大的高考,教师的评价占70%,统考占是30%。加拿大的教师必须拿出精力对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要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这是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六)激活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部分。2022年,我们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的保障制度和措施,这些措施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我们要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有两个关键理念:一是平等,二是服务。也就是说,职业教育与其他学校的教育是平等的。服务的含义是,学生所学的技能必须通过为人服务来实现。如果所学的技能不能服务大众,那我们说这个教育是无效的。
(七)提高教育品质和国际影响力
第一,我国将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我们要积极参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活动,同时,要加强对留学生的吸引力。目前,来我国留学的学生主要来自亚洲。相对来说,我们对欧洲、美洲学生的吸引力还不是很高。第二,我们要提高留学生的入学门槛。现在,在我国有一部分留学生的入学方式是登记入学,而不是考试入学。
(八)提供更强有力的经费保障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和物质保障。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还要有充足的财力。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有待提高。除了中央政府的投入以外,地方各级政府也要重视教育,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