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张志君:美美与共,文化相融(3)

——关于“第二个结合”的相关思考

除建立巡视制度外,中国古代还重视权力间的相互制衡。这种制衡关系,一方面体现在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制衡上。

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由来已久。大臣们通过超自然力量来约束皇权。自董仲舒首创“天人感应”理论后,地震、洪水、蝗灾等灾害的发生均与皇权的不当使用联系在一起,有时帝王甚至要为此发布罪己诏。皇帝则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不断分化瓦解相权。汉武帝为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近臣,设立尚书令、侍中等职位。这些职位虽然官阶不高,但却能直接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由此,管理国家的实权逐渐从丞相转移到内廷,形成内外朝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成立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确立三省制度。唐代完善三省制,演变出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分割相权。宋代将相权分为行政、军政、财政三部门,形成二府三司制度。明代废止丞相一职,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在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过程中,有时候皇帝会主动设置条件约束自身权力。讲个故事。宋太祖曾留下祖训,不杀士大夫。宋神宗即位后,曾试图处死一位失职的文官,却遭到了宰相蔡确的强烈反对。后来,宋神宗提出不将其处死,改为刺配的刑罚。这一要求又遭到副宰相章惇的反对,章惇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刺配与处死没有区别。宋神宗很生气,说“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惇直言,“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

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制衡关系体现在各管理部门的职责设定上。宋代,中央管理路,路相当于现在的省,路一级的职责被分为“帅漕宪仓”四司。明代设立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清朝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

4. 民主理念与制度

第一,民主理念。民主理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有一定“参照物”的民主理念,比如说将“君权”或者“国家”视为“民”的参照物而提出来的一些“民主”理念。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第二种是把“民”与国家的稳定联系在一起而提出来的“民主”理念,比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又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

第二,民主制度建设。大概有三种建构方式:“自上而下”建构,“自下而上”建构,“平级之间”相互建构。

所谓“自上而下”建构的民主制度,最典型的就是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采风”制度。今天我们提到“采风”,往往以为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概念,其实最早“采风”是和民主政治建设联系在一起的。西周王朝推翻殷王朝之后,为了解各地的相关情况,就自上而下派出了一些人员到各地了解民情,称之为“采风”。采风的目的一是“观俗”,二是“观政”。从某种意义上说,“观俗”的目的也是为了“观政”。《诗经》中的“风”就是各地区的本土歌谣。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反映的就是百姓将地方剥削的行为比作偷粮食的大老鼠。《毛诗》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句话表明,“风”具有反映舆论的政治建议功能。统治者对这种反映采取宽容的态度,是符合“王道”的做法。所以,孔子十分重视《诗经》,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虽然后世很多人将“关雎”看作单纯的爱情诗,但从某种意义上看,这首诗是官方“观俗”“观政”的反映。

为了让最高统治者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达到“观俗”“观政”的目的,中央专门组建“采风”队伍。朝廷指定的“采风”官员叫“行人”,有“大行人”“小行人”及其下属“行夫”若干。由于“行人”巡行时必乘輶轩(一种快速轻车),所以又称他们为“輶轩之使”。另外,西周还从民间年长者中遴选基层“采风”人员,据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记载,宣公十五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自下而上”建构的制度有很多,比如“登闻鼓”制度。登闻鼓,顾名思义是一种鼓,这种鼓一般设置在封建王朝的首都,供民间百姓反映自身疾苦和冤情,就是帮助老百姓告御状的。相传北宋初年,汴梁一位百姓因家里的猪丢失而去敲了登闻鼓,希望帝王能派人寻找。据载,上手诏忠献赵公曰:“今日有人声登闻来问朕觅亡猪,朕又何尝见他猪耶?然与卿共喜者,知天下无冤民。”

“平级之间”相互建构的监督制度,就是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以及一个政府部门内部主要官员和次要官员之间的相互制衡。比如,通判对州府的长官就具有监察的责任。

(二)精神文明方面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加以概括,那就是“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我将“礼”分为四个方面,非礼勿言、非礼勿观、非礼勿听,非礼勿行。

1.非礼勿言

“非礼勿言”是指一切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言语都应该遵循相应的“游戏规则”。比如,称呼别人或别人的家人、朋友时要用敬语,而称呼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朋友时要用谦称。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具有美好含义的词语称呼对方,比如,令、尊、华、台、贤、芳、大、惠等。另一方面,谦称一般采用拙、小、薄、贱、鄙、敝、愚、忝、家、浅、舍、寒、不、寡等。

2.非礼勿观

“非礼勿观”就是不要去看那些不应该看的东西,因为看到不应该看的东西而发表一些不当的言论,或者做出一些不当的举动,就有可能引发一些不好的结果。

春秋时期,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开心,取笑外国使节,竟引起了一场多国大战。根据《春秋谷梁传》记载,当时的四国使臣分别是鲁国使者季孙行父,是个秃子,晋国使者郤克一只眼瞎了,卫国使者孙良夫是个跛子,曹国使者公子首是个驼背。于是,齐顷公派出同样的残疾人去引导宾客:“季孙行父秃,晋郤克眇,卫孙良夫跛,曹公子手偻,同时而聘于齐。齐使秃者御秃者,使眇者御眇者,使跛者御跛者,使偻者御偻者。”《史记》记载:“使郤克于齐。齐顷公母从楼上观而笑之。所以然者,郤克偻,而鲁使蹇,卫使眇,故齐亦令人如之以导客。”这种赤裸裸的侮辱结果引发一场原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3.非礼勿听

“非礼勿听”就是一定不要去听不应该听到的东西,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有可能会给听者带来严重后果。

王羲之出身的王氏,祖籍是今天山东临沂,古称琅琊,他有一个长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叫王敦,在当时地位非常显赫,担任大将军、江州牧,但这个人一直想要谋反。王敦很喜欢王羲之这个侄子,经常把年少的王羲之带在身边。有一次,王敦在家里与几个亲信一起商量如何造反的事情,一时兴起,竟然忘记了王羲之还在里屋。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王敦提剑到里屋查看。他的本意是,如果发现王羲之听到了他们商量谋反的事情,就把这个侄子杀掉。王羲之当时确实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为了保命,他立刻脱掉了自己的衣服,弄散了自己的头发,蒙上被子,并且在被子上吐了很多口水,装出一副酣睡的样子。王敦进来一看王羲之这副模样,以为侄子一直在酣睡,就放下心来,没有怀疑王羲之,王羲之也因此逃过了一劫。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非礼勿听”的重要性。

4.非礼勿行

“非礼勿行”就是人们的言行一定要遵守当时所在社会的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如果一旦超越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很可能就会给相关行为主体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刘备、曹操和孙权是三国时代三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曹操个人的文治武功以及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不输于另外两位。但后世演绎的艺术作品总将曹操形容成奸臣,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许多人看来,曹操的行为突破了“非礼勿行”的底线,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不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