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六个必须坚持”,是我们真正领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贯彻运用这一思想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在历史主动中把握“六个必须坚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
第一,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肩负历史责任,主动担当历史使命。第二,要坚定历史自信,坚定对“必由之路”的信念和信心。历史自信既包括对党的历史使命、历史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的自信,也包括对党的大政方针和未来前途的信心。第三,要科学分析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历史大势,全面系统总结百年党史的宝贵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第四,要充分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分析把握历史大势,科学回答时代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二)在“两个结合”中贯彻“六个必须坚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的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守正创新的基点。只有面向实际、与实际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具有生命力。只有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并能够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绽放出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一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时代课题做出深邃思考、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形成系统化学说;二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面向实际的“真用”上回答好“四个之问”,并用创新性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要求,一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它的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两个相向的方面是需要通过融通才能实现的;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在于高度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都蕴含了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观念,包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意蕴及其辩证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粹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契合,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之间的内在关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