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率先突破:重要增长极作用不断凸显

三个率先突破:重要增长极作用不断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引领京津冀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建设深入推进。亲自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亲自部署,指出产业协同是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亲自推动,不断掀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调研时多次强调,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创新政策举措,联合京津冀建机制、夯基础、搭平台、强链补链、育集群,持续加强协同联动,推动三地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京津冀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建设将会不断向纵深推进,形成对国家重要增长极建设更有力的支撑。

实践经验

部省踔厉同行,强化规划统筹政策协同机制创新,共同构建京津冀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三省市紧密合作,不断完善工业和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三地工作。201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印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三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在工作机制层面,建立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部际工作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天津、北京签署了部市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三地经信部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3+1”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工作机制。三地工(经)信部门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负责处室“3+3+3”常态化沟通机制,协调解决产业转移、园区共建、产业链协同等重大问题。在政策方面,率先在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探索“442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对北京前往河北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制药企业实施异地延伸监管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三地共同统筹布局区域产业空间载体,协同打造京津冀产业生态圈。三地统筹产业空间,发挥重大平台的辐射作用,依托产业基地的承载能力,明确产业协同空间落位,以点带面,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三省市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注重引导企业向具有专业优势的平台集聚。依托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曹妃甸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张(家口)承(德)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园区,构建起“2+4+N”产业承载平台体系。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园、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石家庄高端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园区在协同中加速发展,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加速完善。同时,三地还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协同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共创建45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夯实产业载体基础上,三地进一步开展合作园区共建共管,优化产业资源空间配置。例如,北京、河北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已入住北京企业36家、天津企业8家。

跨区域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产业网络化协同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三地立足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天津先进制造能力和河北产业承载空间,有效链接各类优质创新资源,注重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围绕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重点领域,共同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在集群培育过程中,通过共建园区、“总部+基地”“平台+联盟”等方式,推动资源均衡共享,促进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如,三地联合开展“织网工程”,引导包括集群促进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力量发挥“织网人”作用,建立完善政企间、企业间、行业间的链接服务网络,搭建企业供需对接平台,组织各类市场主体开展交流活动,促进产业网络化协同发展。

协同打造优势产业链,着力提升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三地立足依托创新资源丰富和制造能力雄厚的优势,以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为主线,以优势产业链为依托,着力推动区域传统产业升级延链、新兴产业补链强链,合力做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链韧性。三省市工(经)信部门签署《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分管领导分别担任牵头产业链链长,推动三地联产业链强链补链。三地将联合打造6条产业链,其中,北京牵头氢能、生物医药产业,天津牵头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产业,河北牵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业,协同开展产业链图谱绘制,梳理形成技术攻关、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三张清单”,进而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照单发力,按图建链,深入研究产业链关键问题,联合开展强链补链招商,打通京津冀三地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和堵点,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

重大成果

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日益增强,重要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凸显。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三地产业转移、承接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总量实现持续增长。2023年京津冀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是2014年的1.8倍。2022年三地工业增加值实现25879.5亿元,是2014年的1.5倍,年均增长4.6%。数字经济引领全国发展,2022年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规模超4万亿元,占地区GDP比重达到40%,占到了全国数字经济规模近10%。2023年1—11月份,京津冀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6862亿元,同比增长17.6%,是2014年同期的5.33倍,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由15.3%增长到24.3%,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京津冀共有制造业法人单位数近38.56万个,占全国的比重从2014年的7.4%上升到2022年的8.5%。截至目前,三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4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614家。产业创新发展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22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4260.9亿元,是2014年的2.1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为4.25%,高出全国平均投入强度1.71个百分点。

三地分工定位更清晰,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京津冀立足自身功能定位,不断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形成了“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布局。北京重点发力研发设计,发展高精尖产业,成功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进阶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推进,十年来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约3000家,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高精尖产业加快创新发展,目前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2.3%;2023年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766.7亿元,占地区GDP的42.9%。天津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初步建立起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三个优势产业为支柱,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四个新兴产业为重点的“1+3+4”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4.5%。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承接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将近4万家,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加快推进,2023年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信息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21.4%。

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对津冀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2022年,京津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269.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23。2023年1—11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653.8亿元,同比增长77.6%,2014年1月—2023年11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已超2700亿元。2022年京津冀地区的专利申请授权量近38.96万件,三地企业联合知识产权成果产出9.7万件,是2013年的2.5倍。创新型企业主体持续壮大。截至2022年底,三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6万家,是2014年的4倍。2018年至今,京津冀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0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近8000家。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如,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等多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已经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国际首套清洁无污染的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在张北并网发电。天津海光研发的DCU“深算二号”产品性能国内领先。

污染联防联治成效明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三地协同开展工业污染物排放治理,共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超过12万家,通过改燃关停燃煤锅炉、燃煤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区域PM2.5平均浓度由2014年的93微克/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37微克/立方米。三地超额完成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化解,其中河北压减退出炼钢产能8212万吨,淘汰水泥产能7300多万吨、平板玻璃产能7900多万重量箱。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建设,截至2023年4月,三地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74家,占全国比重为10.3%,创建绿色工业园区18家,12家数据中心列入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辐射带动区域绿色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22年,北京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31万吨标准煤,与2014年的0.53万吨标准煤相比,下降71.6%;天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95万吨标准煤,较2014年的1.4万吨标准煤,下降32.4%。河北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由2014年的2.02万吨标准煤下降到2021年的1.58万吨标准煤,累计下降21.8%。2022年,按可比价计算,北京、天津、河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3.6%、2.0%、3.9%。

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底座不断夯实。京津冀地区网络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十年来,三地宽带速率逐步从1M提速至500M、1000M,截至2023年11月末,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宽带接入用户渗透率为26.3%,处于全国领先地位;5G网络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共建成5G基站32.4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31.4%,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城区均已实现5G网络覆盖。协同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布局更加优化。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成规模居全国领先,共有19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投运服务器132万台,算力占京津冀地区的22%;京津冀地区最大的绿色算力中心,中国电信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投产运营。工业互联网加速建设,目前三地已培育综合型平台5家、特色型平台21家、专业型平台5家,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典型解决方案。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两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前景展望

协同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蓄。从发展机遇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演进,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京津冀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建设将迎来新的机遇。从协同发展生态看,随着国家重点区域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实施,京津冀地区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和对接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交通、教育、医疗、商务等公共服务协同水平将大幅提升,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生态将大为改善。从承载空间看,随着雄安新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拓展三地产业成长空间。总体上,有利因素将不断释放,三地工业和信息化协同建设将会平稳健康发展。

协同发展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三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从共商共建向一体化建设拓展,数据资源共享水平更高,数字经济合作将不断深化,数实融合将激发区域产业发展新活力。产业链协同建设将在目前“六链”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其他优势产业链拓展。在集群建设方面,三地在协同培育五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将会推动区域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融通发展。产业链创新链耦合将更加紧密,制造业创新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共同体等创新平台功能将得到强化,区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挥,有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协同发展的新增长点不断释放。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启动以及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河北雄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一批新的产业载体设立,三地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要素流通、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批未来产业,如空天信息、生物制造、商业航空等将在协同孕育中成长,区域新质生产力将加速形成。

(作者简介:张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