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时代价值

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时代价值

雷锋,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名字之一。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始终是闪耀在人们精神世界里的一盏明灯。

一个民族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雷锋精神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哺育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系列伟大精神的感召下形成的,同时因其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高尚境界和独特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的是新中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主人翁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号召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厚望,“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在接见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时,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嘱托,“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在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里,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勉励,“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引领下,一个个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传棒接力。新时代“雷锋”们,用拼搏奋斗汇聚起共和国奔腾向前的时代潮流。

XxjpsgC007247_20230304_PEPFN0A001

2023年3月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拍摄的湖南雷锋纪念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照片,长沙。

自1963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整整过去一个多甲子。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年轻战士为什么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群众性活动为什么能够激励几代人向上向善?雷锋精神为什么能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人?

雷锋精神不过时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一篇篇雷锋日记里。9本日记本、177篇日记,字里行间记录的是雷锋生命历程中的思考和求索。言为心声,这些“金子般”的语言,是今天我们了解雷锋生平、读懂雷锋精神最直接的方式。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我们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矢志不渝、肩负的崇高使命一以贯之,更加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饱满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而这一切,正是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

我们也应注意到,雷锋以及雷锋精神不是偶然出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雷锋精神“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

雷锋成长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他的日记里,多处可以看到他学习和领悟红色革命文化的痕迹。比如,1961年五一劳动节,他没有上街看热闹,而是学习了《王若飞在狱中》这篇文章,他深刻地感受到旧社会对人的压迫,所以他要“永远听党的话、永不忘记过去,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要像王若飞同志那样,永生战斗”。

日记里还记录了他学习董存瑞、郅顺义英雄事迹的感悟,他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倾注于笔端。

雷锋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他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何尝不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相契合。

XxjpsgC007221_20240303_PEPFN0A001

2024年3月3日,青年志愿者在青岛五四广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新华社照片,青岛(山东)。

60多年过去了,雷锋精神已经从个体的品格升华为一种精神符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公共服务窗口、车间班组等数不胜数,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表达,闪耀在为人民做的一件件小事中,也流传在一代代学雷锋的人们中。

今天,时代环境变了,我们虽然不用去炸碉堡、堵枪眼,但新的困难艰险仍然层出不穷。雷锋“爱憎分明”的正义观,“言行一致”的诚信观,“公而忘私”的奉献观,“奋不顾身”的勇为观等,在今天党和国家的宏伟事业中,依然是珍贵的品质。

如果要问:新时代学雷锋,学的是什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立足本职岗位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60多年前,当雷锋被问及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单位时,他回答:“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希望60多年后,当一群默默奋斗、无私奉献的人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也能自豪地回答——“我叫雷锋。”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雷锋精神的滋养和弘扬。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