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真水无香”

品“真水无香”

据河南日报客户端3月19日报道,日前,殷墟博物馆内展出了一封20年前上海高中生的亲笔来信。这封信是当时一名来自东昌中学名叫王寅的学生写给当年主持殷墟考古发掘工作的著名学者杨锡璋先生的 。与这封信一起展览的还有王寅当年寄送给杨先生的获奖作文《真水无香》,这是她对上海博物馆的一枚印章“真水无香”的解读。

在信里,王寅写道,她想更加理性地学习历史、参透文物背后的故事,感知一个社会,一个朝代的脉动。她对上海博物馆的一枚印章“真水无香”的解读道:“‘真水无香’体现着对高雅艺术和生命的双重追求,因为‘只有具有高尚灵魂的人,才能创作出高雅的艺术’”,文物对人的真善美的教育作用,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在此显而易见。

在作文的正面还贴着一张便利贴,是写给杨先生的一段话:“‘真水无香’这种精神是我最敬佩您的,不图名利,追求平凡却崇高的境界!我们历史老师说,学历史就是要甘于寂寞。我在您身上好像明白了一点。”当年的高中生,能对历史文物研究工作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有如此理解,值得嘉许。

一封20年前高中生来信,何以变成博物馆“文物”?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这封信中充满了她对历史、文物的热爱,这种深沉真挚的文化情感,穿越时空,感染了每一位读到这封信的人。当年,杨先生在回信中对她说,“在这个年纪你写出这样的征文,我能看出你对文物对博物馆的一份热爱,我很感动”。现在,策展人何毓灵说,“我们是想把这种爱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把这封信作为一件新的文物来展出,也是一种沉浸式的博物馆教育。

老一代考古人和当代博物馆人对这封信的深情话语,无不体现了共同的内心期愿,那就是希望有更多青少年学生、更多社会公众,热爱考古和博物馆事业,热爱中华悠久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今天,弘扬中华历史文化,记住来时的路,开辟美好未来,需要博物馆发挥更多的文化教育作用。与以往单纯展出传统文物不同,20年前高中生来信进入展品之列,这既扩大和丰富了馆藏资源,也是博物馆教育的一次可贵创新和一份生动新“教材”。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当前,我国“博物馆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民众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与文明成果。据统计,2023年,全国博物馆观众超过12.4亿人次,近几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年均3万余个,校外教育活动年均30余万场。如何让博物馆主动融入社会,发挥好面向大众的教育功能,为观众打开精神文化的新空间,更好实现博物馆和大众的“双向奔赴”,就成为一道现实的必答题。

不断讲好展览和展品背后的故事,透物见人,让热爱传递热爱,让博物馆与当代公众良好互动起来,无疑是一种更积极、更执着的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力量。有了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热爱之心、浓厚之情,即使最终没有选择和从事文博工作,但对中华历史文化内心的热爱也会体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如王寅在《真水无香》中写的“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先人驰神运思的智慧和他们寄情‘沟壑’的人生境界。我们的文化就如同真水无香,流芳百世”。(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宣传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