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曹永栋: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2)

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人类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只有一条路,西方的现代化暴露出许多问题,并不能奉为圭臬。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

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基础上的,无法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尽管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现代化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始终无法改变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本性,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摒弃了以资本为中心的、两极分化的、物质主义膨胀的、对外扩张掠夺的西方现代化老路,打破了只有走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有效避免了西方现代化的矛盾弊端。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但许多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的道路充满艰辛,有的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却由于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模式,结果水土不服,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制定实现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坚持依靠本国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现代化,同时积极学习借鉴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尽可能利用一切外部有利条件,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成功和取得的显著成就,新时代以来“东升西降”“中治西乱”更加鲜明的对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可靠的物质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高质量发展确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既要满足现代化的普遍性要求,也要满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要求。就普遍性而言,我国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应满足人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即经济技术发展硬指标要与世界现代化国家水平相匹配,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特殊性而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应具有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史的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因此,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可靠保证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创新概念既涉及以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又涉及发现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创新,也涉及生产组织变革引发的制度创新。其中,科技创新主要是指以自然科学进步为基础的新技术发明及其应用,是包含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应用研究、产业化在内的全周期创新过程。

所谓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指摆脱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形成物质生产力,其体现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着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进一步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实体性要素,而科学技术渗透在各个实体性要素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自近代以来,数次科技革命塑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当前,有人认为正迎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它在信息爆炸背景下孕育而生,进一步催生新兴产业与新模式,赋予社会生产力全新的增长动力。因此,在科技进步与新生产力发展的新时期,若能紧跟步伐,把握机遇,我们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即所谓的“弯道超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