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刘智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建设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倒,是一个极难极大的风险挑战。曾几何时,苏共何其强大,苏联何其强大,现在早已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了。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但没有历史眼光,没有长远眼光,也干不好当下的事情。”作为一种崭新的、先进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演变的教训,都揭示了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要尤为重视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是治国理政的根本保证。

二、现实的挑战:大党治大国

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党,如何才能治理好如此之大的国家?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面对这些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面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推进大党治大国的实践。

第一,思想化。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以党内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实现国家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政治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第三,组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置于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推进力度大、建章立制多,取得显著成效。

第四,中国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三、“十三个坚持”的重要内容

2023年6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用“十三个坚持”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全面、系统、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必须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的领导要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要铭记苏共亡党亡国的教训,一方面要管好党、治好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另一方面要紧抓领导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党主动放弃领导权是苏共失败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加强党的领导。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