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问题导向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导向源于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建设面临时代课题的深刻认知。我们之所以强调问题导向,是因为理论源于对特定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三大时代课题”之一即为此。这一核心命题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党的建设面临的时代课题的深刻洞察。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坚持问题导向在理论创新中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要针对党的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党建理论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因在于,理论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当今时代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要求理论创新紧跟时代步伐。为此,我们需要增强问题意识,关注实践新问题、深层改革问题、民生热点问题、国际重大变局问题以及党的建设突出难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办法。
在理解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时,需要把握时代课题与突出问题两个关键点。其中,“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最为关心的时代课题,而“长期执政”则是该命题的核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了长期执政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部分党员干部缺乏担当、斗争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以及反腐任务艰巨等。报告提出了“大党独有难题”这一全新论断,特指作为全球最大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赢得人民支持和巩固长期执政地位过程中面临的独特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党独有难题”表现为两个“长期存在”,即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这些挑战源于长期执政的特殊性,例如精神懈怠源于对初心使命的淡忘,能力不足源于思想意志行动不统一。
为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坚决克服松劲心态、厌战情绪。同时,应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深化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是当前党的建设的核心命题之一。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主题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主题主线是“全面从严治党”。面对如何“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时代课题,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行动方针的高度浓缩。
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党保持生机活力及成功应对新时代挑战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即是把握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入剖析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内容,我们就能大致领会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在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考察期间被首次提出,并提升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2016年1月,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并具体解读了“全面”“严”和“治”的含义。
追溯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秉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剧,我们党在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正式将从严治党确立为管党治党的方针,并着重强调“严肃党的纪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从严治党”前增加了“全面”二字,这具有深远意义。他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守住底线,还必须追求更高的标准——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