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聚焦发挥“大思政课”作用,探寻提高新时代思政课吸引力的根本路径,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奋力描绘强国复兴的“美好图景”!
汲取真理力量,“学得好”更要“善于学”。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力量源泉。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失败,面对强敌尾追、饥寒交迫、军心涣散的局势,朱德同志斩钉截铁地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革命到底”;叶挺同志经受5年多的牢狱之灾从未屈服,出狱第二天就重新申请入党,誓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无数革命者坚守前线,怀揣着希望与坚定的信念,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通过研读学习“百年党史”等思政专题,砥砺革命意志、传承红色基因,用伟大建党精神砥砺党性修养,哲思细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思政课上巩固“精神支柱”;从“精神灯塔”中探寻真知灼见,补足精神之钙、激荡报国之志、高扬奋斗之帆,努力在基层实践中书写精彩的人生乐章。
坚守初心使命,“干得好”更要“勇担当”。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在艰苦卓绝的岁月,恽代英用生命诠释赤子之心,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陈树湘伤重被俘,掏腹断肠,誓死不屈;杨靖宇弹尽粮绝志坚如钢,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无数革命先烈将梦想化作利剑、披荆斩棘,用鲜血和生命彰显了革命理想信念的纯度与硬度。依托“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质服务平台,充分运用红色资源,进一步丰富思政实践承载资源,通过诗词鉴赏、观看红色影片、主题党日、VR场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向革命先烈学习,以老党员的故事教育人、感染人,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推动思政课学习常态化、长效化,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坚定信仰的良好风尚,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贡献力量。
凝聚进取伟力,“带得动”更要“做先锋”。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检验理想信念最好的“试金石”。正因为有了信念,一代代中华儿女无比坚定、对党绝对忠诚,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实现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飞跃。我们要开发特色思政课程,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坚持与大中小学校对接,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效果,始终诠释对信念“至诚”的精要,躬行担当作为的“心学”,淬炼广大学子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百折不挠的昂扬斗志、敢打必胜的战斗品格,真正把信念落实到一言一行、体现在一点一滴、贯穿于一生一世。在思政课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增强学生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把磨炼当积累、把挑战当机遇,引导学生锤炼品德修为、展现青春力量。
脚下,是欣欣向荣的土地;前方,是山水迢迢的征途。我们要厚植家国情怀、感悟为民初心,切实把“思政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砥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终生信念。(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交通运输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