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李红岩:如何理解与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李红岩讲课_副本

李红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提出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命题。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要从新的文化使命出发,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目标,进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两个结合”的深厚意蕴。

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

(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贯穿在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过程当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起点,贯穿我们党的全部历史。建设并建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分阶段进行建设,不同阶段显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

从革命史、现代化史的角度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丰富我们对党的历史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过程,同时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担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大业,提出“第一个结合”,为走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支持,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支持。在民主革命进程中,我们创立了先进的左翼文化、近代的红色文化,形成了具有文化形态价值和意义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第一个阶段,即与“第一个结合”相适应的阶段。此后,我们步入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第二个阶段,形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这两个阶段可知,要想最终建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适应新的时代发展,具有新的更高的理论自觉,出现新的理论创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第二个结合”。没有“第一个结合”,就不具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没有“第二个结合”,就无法最终建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成之时,中华文明将形成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辉映的双子星座。同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较之古代文明,将更加雄浑壮阔并富于时代精神、向着未来无限演进。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