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10月11日-12日,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本次大赛聚焦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激发数字乡村创新活力,进一步发现挖掘优秀人才,宣传推介典型案例,推动创新成果应用落地。
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围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部署,设置应用场景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产品创新3大赛道,包含乡村数字富民产业、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数字惠民服务等10个方向。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在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上,一系列数字乡村建设的优秀创新作品,充分彰显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的广阔路径。
数字乡村激活县域经济新活力。发展数字乡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激发县域数字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杨家窑村,位于大同市云冈区口泉乡,坐落在塔山脚下。曾经的杨家窑村是闻名的“经济穷村”,如今却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农业智能化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手机与网络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网商银行“大山雀”卫星遥感风控系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农户提供精准授信,助力县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释放涉农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等实践,不断催生新兴经济增长点,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持续的活力。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推动智慧农业“加速度”。在现代农业中,前沿技术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葡萄种植领域面临着栽培技术规程不规范、用工成本高等问题,中葡壹号团队提出的葡萄种植田间管理解决方案,通过葡萄种植田间管理机器人和水肥一体化装置,构建了智慧管理新业态。新疆疆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作物分类分布及生长监测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组合方式,实现了作物精细分类与空间分布的识别与提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基于陀螺效应的浮选式鲜枸杞分级机”解决了枸杞分选难题。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农业实现智慧升级。科技的蓬勃发展必将引领农业走向新未来,随着更多有识之士投身农业创新,农业现代化将拥有更多“成熟样板”,为乡村全面振兴积蓄强大的发展能量。
数字赋能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数字乡村建设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乡村治理方面带来了深刻变革。村振民联网数字平台提出“民联网”理念,构建“1 + N”乡村数字治理体系,实现涉农数据资源互通共享,提升乡村治理的敏捷高效性。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创新打造数字供应链增信平台,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数字乡村建设的长效化、常态化需要有力的机制支持,通过机制创新,破解现实阻碍,实现持续发展。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数字普惠服务日益深化,乡村建设拥有了更强大的资源调配和联动力量,深度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年5月,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按照“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的思路,从建设内容、建设方法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数字乡村建设框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数字技术在乡村领域的投入和应用。
“数字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创新引领乡村未来”,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形成强大合力,为数字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