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逻辑结构
1.体系层面
第一,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二,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政治建设方面,我们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方面都回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
2.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战略支撑
第一,安全要有支撑。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做到“十个坚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把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坚持把防范化解国家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持加强国家安全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军队要有支撑。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十一个明确”上:明确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明确强国必须强军;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明确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必须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明确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明确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明确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明确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基本方式;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明确作风优良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领导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体制、结构、格局、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祖国统一要有支撑。党中央强调,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四,外交方面要有支撑。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营造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要坚持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十个坚持”: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4.哲学层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凝练概括,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七种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