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定位,有着两层含义:一是这一思想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而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二是这一思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所谓“一脉相承”,主要是指这一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五条“脉”: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性,整个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体,事物存在矛盾运动,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二是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群众;三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四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五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补足精神之钙”,“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首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党的理论创新。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需从其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出发,主要体现为三个重要标志: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深入研究中国问题,而且积极关注并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以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倡议和关于全球南方的重要思想,充分展现了其国际视野和全球担当。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干形态。也就是说,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中国的发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无疑构成了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干。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被誉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因其对21世纪的世界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这一论断源于马克思关于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的著名论断,即一个时代的最宝贵、最先进思想凝结于该时代的哲学之中。我们用此论断来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表明其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集大成者。其中,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中国精神则涵盖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如果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要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那么,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则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定位。
(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即实现了理论新飞跃。所谓理论新飞跃,本质上是理论创新。但是,这一创新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包含着质的飞跃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正是理论创新的典范。
当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最根本的衡量标准还是在于其强大的实践指导能力,即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