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增强防范系统性风险能力

领导干部要增强防范系统性风险能力

于安思危,于治忧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从根本上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领导干部要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洞察力,强化责任感和自觉性,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清除系统性风险隐患。

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国家大局安全稳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整体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治理系统性风险的重大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从经济发展角度看,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严厉惩治金融领域腐败,坚决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另一方面,强化清除风险隐患的政治敏锐性,防止经济风险演化为政治风险。新形势下,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和安全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非政治风险也有可能演变为政治风险。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尽职尽责清除职责范围内的风险隐患;坚决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坚决不把防风险的责任留给后面,更不能乱作为制造风险,必须在源头化解风险,在当下清除隐患。

提高对风险隐患的洞察力和预见力。首先,高级干部要有敏锐的风险意识和风险洞察力。精准把握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增强治理的预见性和敏捷度,发现风险早处置、早化解;善于学习和总结,掌握各领域各方面的风险隐患,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增强风险意识和风险洞察力。其次,有全局安全观,有对风险的充分预见力。不能只关心自己分管部门和地方的风险隐患,而忽视其他领域的风险隐患;也不能只看到当下没有发生危险,就对长期的、累积的风险隐患视而不见;更不能在其他领域、其他地域已经暴露风险隐患时,仍然无动于衷、盲目乐观。必须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常虑大事,对潜在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最可能在哪里发生,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预判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最后,有坚决果断清除风险隐患的行动力和决断力。坚决摒弃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惯性思维,强化“风险即事故”意识,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各类预案,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有准备之仗;一旦出现风险隐患,就要见事早、行动快,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以善于决断、敢于担当作为的胆识和魄力坚决彻底清除风险隐患。

强化清除风险隐患的行动力。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要分清和把握重点,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全局性风险放在首位,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有力的应对举措坚决清除重大风险隐患,绝不允许全局性风险迟滞或中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和全局性风险,首先,必须注重安全发展的全局性,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重点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上。其次,注重清除安全隐患的整体性,严防风险外溢,压实各方监管责任,在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的前提下,以系统性思维强化部门协作、地域协作,有序推进高风险领域处置工作。再次,重视治理风险的系统性,做到防范与化解系统性推进。正确预判和评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加强对各类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苗头性、倾向性的危机隐患,在其向现实性转化之前果断采取阻断措施。只有掌握了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客观规律,及时发现引发风险的核心因素,才能找准化解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进而采取有针对性、切中要害的处置措施,及时清除风险隐患。最后,增强系统观念,强化风险防范的长期性。通过健全金融发展制度、房地产宏观调控制度、地方债管理制度,依法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发展模式转换、地方政府债务转换,以时间换空间,坚决清除系统性风险隐患,充分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防范,精准施策,提升风险治理效能。从根本上看,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会立即波及其他相关甚至不相关领域,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运转的、带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的风险;系统性风险不仅仅局限在金融领域、房地产领域、地方债领域,在社会的其他领域都有可能发生一系列系统性风险。随着科技、经济结构、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发展,各类风险转换和扩散的途径不断增加,某个领域里的任一要素发生危机,都有可能自发形成一条传播链危害其他要素,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风险难题。同时,还需优化监管协调机制,对标国际金融中心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从制度建设、监测体系、防范与处置机制等多角度建设风险管理中心,提升风险治理效能,坚决清除系统性风险隐患。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