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动态丨“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赛前培训会(第二期)成功举办

大赛动态丨“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赛前培训会(第二期)成功举办

图片1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部关于加快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落实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参赛单位的精准指导需求,7月26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智慧教务专业委员会(筹)主办,北京国人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慧云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支持的“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第二期赛前培训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全国共计200余家单位参与,线上参会人次近1600。

图片2

广东医科大学教务部主任周艳芳作为主持人介绍了本次培训会的背景和意义。她表示,大赛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已收到20多个省份的500余项创新成果,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体现了教育工作者推进AI与教育融合的热情。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参赛者提升AI时代在线教育创新能力和竞赛竞争力,通过赛道剖析、案例分享及申报书指导,助力大家打造出兼具创新性、科学性和应用价值的高质量作品。

图片3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高校智慧教务专业委员会(筹)主任颜大胜以“以‘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题解读了大赛的背景与目标。他指出,大赛旨在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推动在线教育转型升级,适应AI技术快速发展趋势,探索AI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如智能助教、虚拟仿真实验和个性化学习推荐等。同时,大赛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为未来教育模式提供实践参考。他表示,大赛预期通过挖掘2000个创新成果,推动AI在在线教育中的纵深应用,促进在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助力在线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期待通过教师、开发者和平台提供者的共同参与和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迈向更高水平。

图片4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韩飞以“让知识会‘说话’——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赛道深度解读与案例剖析”为题进行了分享。他阐述了该赛道设立的政策背景和技术基础,强调交互式资源旨在超越传统单向教学,通过多模态交互提升学习者参与感与效率。他介绍了任务驱动、虚拟仿真、社交协作等三大设计模式,并通过皮影戏H5、AR课本扫描、VR实验室等案例说明优秀作品应聚焦教学痛点,运用恰当技术实现有效交互,避免技术堆砌和形式单一。

在答疑环节,韩飞进一步厘清了三个赛道的区别,指出“交互式数字学习资源”赛道更注重“产品内容导向”,需突出交互体验与技术实现的成效。他建议参赛者以教育目标为导向,结合教学痛点设计作品,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本质。

图片5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互联网教育专业委员会(筹)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爽以“人机协同在线学习支持服务赛道评审规则解读”为题进行了分享。该赛道旨在选拔AI赋能下推动在线教育理念、服务、评价全方位变革的优秀实践作品。李爽介绍了评审聚焦的四大维度,一是教学设计,关注如何提升内容交互性、个性化及活动序列有效性;二是过程服务,如AI如何助力学习组织与个性化辅导答疑;三是教学效果,如AI对学生认知投入、学习成效及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四是创新性与实用性,包括新理念、方法、技术的探索及推广价值等。她详细解读了各维度关注点,并以多个高校创新案例说明如何有效运用AI助力教师准备参赛作品,推动人机协同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6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博士肖建军以“赛道三 智能在线学习平台赛前培训”为题进行了分享。他介绍了该赛道的设立背景,强调其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面向具备开发能力的学校、机构、企业或个人开发者。他解读了评审的三个重点,即破除“功能堆砌”的误区、聚焦三大“创新核心”、强调“逻辑自洽”的闭环设计,提出平台需具备技术深度、友好体验和创新价值,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功能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关键点。最后,他对参赛材料准备的关键要素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在答疑环节,肖建军指出,混合式教学模式作品符合参赛要求,但需体现在线场景的技术应用。同时,参赛作品须为功能完善的平台,而非仅停留在构思阶段。此外,他建议参赛者提供测试账号以便评审专家体验平台功能。

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赛者点燃了创新热情、明晰了备赛路径,更为AI深度赋能在线教育注入了强劲动力,标志着大赛正向挖掘高质量创新成果、培养数字化教学人才、探索未来教育模式的目标坚实迈进。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AI赋能在线教学创新成果大赛将成为孕育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国方案”的沃土,以人工智能之力重塑教与学,让每个教学创意绽放光芒,最终惠及每一位学习者,助力教育强国梦想的实现。

图片7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