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影响力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言,我们要满足所有人基本生活的需要,特别是要减少穷人和弱势群体的人数,中国社会正努力朝着和谐、安全、和平、公正、公平的方向发展。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社会正迎来“善经济时代”。“善经济时代”是一个近年来兴起的新概念,是指以社会服务为基本市场,以社会价值为开发对象,将现代慈善、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三者相结合,引领经济价值走向质的提升的时代。“善经济时代”需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从商业上来说,企业逐利而发展。但在“善经济时代”,企业要发展、要想基业长青,就必须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交汇点上,做出新的战略选择——企业必须注意开发社会价值,特别是注重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要更加善待员工,关注社会环境。总结来说,要让社会价值引领经济价值,让企业责任与社会价值共生。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生态环境面貌。从文明觉醒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千家万户,需要全民参与。我们要提倡绿色的消费方式,比如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我们不断完善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从发展转型的角度看,“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成为撬动发展方式深刻变革的杠杆。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要建立繁荣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同时要在尊重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消费与生产。
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其一,从逐利经济向幸福经济转型,当前不仅要追求利益的单一目标,还要追求在经济创造过程中本身所体现的幸福;其二,从排他经济向包容经济转型,不是只有部分群体,而是社会全体都能够享受发展的成果;其三,从棕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过去,联合国把绿色经济之前的经济模式称为棕色经济,也称黑色经济,经济的增长紧紧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这种经济模式会带来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阻力。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来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弃物排放,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经济方式。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指南,更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中国生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活传统生态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这些传统智慧,并赋予其现代意义。
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文化成为社会新风尚。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绿色生活方式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垃圾分类、低碳出行、节约资源等行为从政策要求转变为公众自觉行动。清明节倡导文明祭扫,减少焚烧污染;春节推广电子鞭炮,降低空气污染。这些变化表明,生态文明已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成为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文艺创作,繁荣文化事业。生态题材的文艺作品生动展现了中国生态治理的成就,同时加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中国生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中国生态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东方智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