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文化始终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基因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和历史高度,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对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深刻回应。
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课题,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战略路径、实践要求,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是一个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科学体系。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髓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突破了传统文化研究的学科边界,构建起涵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制度规范的立体化文化认知体系。其一,历史维度上强调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其二,价值维度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评价体系;其三,实践维度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文化发展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话语体系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通过创造性转化传统话语,将“天人合一”等转化为生态文明理念,将“和而不同”等升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通过构建新时代话语体系,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为破解“文明冲突论”提供了中国方案。这种话语创新既保持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又彰显了世界文明对话的开放性。
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谋划文化建设,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战略举措,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加强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阐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秉持开放包容,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坚持守正创新,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守正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我们要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变化新特点,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这是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切实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确保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思想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文化工作岗位上来;加强文化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也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新规律、新方法,为文化发展、时代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文化建设新要求。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立足和把握文化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深入研究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理念。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手段创新,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以协调为关键,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区域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建设均衡发展;要以绿色为底色,推动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要以开放为引领,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以共享为根本,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服务新发展格局,提升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服务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推动贸易等方面的作用,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积极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扩大文化消费需求;加大文化领域投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对外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新时代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重要作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明确要求,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站在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思想文化支撑,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廉洁精神力量。
(郭万超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