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7天。这一数据的刷新,凸显出我国快递市场的繁荣活跃和发展质效的不断提升,更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小小快递,连接千城百业、畅通供需两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扇窗口。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消费持续升温回暖、“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加大以及快递物流效率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态势,特别是快递业按下“快进键”,业务量跑出“加速度”,从101天500亿件,到190天1000亿件,再到284天1500亿件,实现从“年均百亿件”到“月均百亿件”的跨越,这不仅彰显出行业的发展韧性与活力,更直接助力经济循环畅通和实体经济效率提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消费市场需求加快释放、经济发展欣欣向荣的奋进中国。
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是利好政策持续释放的共同结果。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力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品类扩围,“买买买”带动快递市场规模持续扩增。以家电为例,国家部门出台《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健全工作推进体系,统筹推动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构建“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发放消费券,优化惠享补贴申报流程,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带动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形成政策“组合拳”。这一来一往、上下联动之间,百姓消费意愿明显增强、民营企业投资不断增长、资源循环利用更加畅通,这些利好政策的联动实施为消费市场注入了增量发展动能,也让快递业务量节节攀升,进一步放大了快递“规模经济”效应,为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是寄递物流日臻完善的鲜活注脚。在新疆莎车县,快递服务点堆满来自天南海北的快递;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牧民轻点手机便能在牧区收到马具;在西藏林芝市,两元包邮花种送到雪山脚下……“十四五”期间,随着我国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铁网络、高速公路和机场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持续加强,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更为高效便捷,快递实现“进村进厂出海”,极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模式和服务体验。不仅如此,得益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快递物流仓储、运输、派送等各环节实现自动化更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行业由“末端服务供给”转向“社区生活保障”服务,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运行,为邮政快递业构建起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在技术赋能和绿色转型的双重叠加下,一张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正加速成型——商品流通效率显著提升、综合物流成本持续下降,为现代物流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着“消费马车”奔腾向前。
快递业务量突破1500亿件,是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有力见证。快递业联通百业,背后是烟火气升腾、幸福感拉满的繁荣市场。特别是在当前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新模式下,快递业主动融入旅游业发展,积极探索“快递+文旅”的行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实现促进大众消费、增进民生福祉,标注起行业韧性强、活力旺、动能强的新高度。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快递企业持续加强服务供给能力建设,加速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如通过门店、存包柜及自寄盒等多种方式进驻高铁站、机场、酒店和旅游景区,联动商家构建“游—购—寄”消费闭环,为假日出行的旅客带来舒适便捷的出游体验,促进旅游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据统计,“双节”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共处理快递包裹 72.31亿件,日均处理量超9亿件,数据的背后是多元化消费场景的不断创新,服务范围的提质扩容,这也有效提高了游客的旅游舒适度、方便度,让“诗和远方”更加可感可及。
小包裹一头连着经济大动脉,一头系着民生微循环。中国快递加速奔跑的身姿里,既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经济活力,也彰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不断实现。我们相信,在中国经济“稳”的基础持续加固、“进”的动能加速集聚的大趋势下,随着消费“热”起来、信心“强”起来,"跑起来"的"小包裹"必将加速供需两端高效衔接,既畅通民生幸福的"微循环",又贯通国民经济"大动脉",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增底气。
作者:付云 单位:成都市郫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吴成玲
校对:王灿熙(实习)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