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莫林虎:划重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核心任务大拆解

1727333577760

莫林虎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课件

编者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系统拆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实践路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剖析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作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机统一,并从理论自信与创新、一元化与多样性平衡、包容性与批判性结合等多维度阐释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逻辑进一步聚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艺创作、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等实践路径,结合典型案例,生动呈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文化发展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为理解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系统框架重要启示。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任务

第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等。

第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第三,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政治领域没有枪炮的较量一直未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著名论断,体现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很多方面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较为突出的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卡脖子”问题比较突出,材料、数控机床、生物医药、信息硬件等方面存在短板。在体制机制方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面对逆全球化浪潮侵袭,中国的外部贸易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高昂奋发的精神状态进行伟大斗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高扬“主义”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统一。什么是高扬“主义”?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同党章保持一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扬马克思主义,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也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方面一定是要有机结合的,不能割裂开来。人民群众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然会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呕心沥血、建功立业。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同贫困群众结对子、认亲戚,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要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就是坚持高扬“主义”与解决问题的有机统一。

二是坚持理论自信与理论创新的有机统一。意识形态既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概括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典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战略定力。战略定力实际上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有了这种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就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有哪些有利条件?一共有六大优势: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我国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物质基础,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人力资本丰富,有9亿多劳动力人口,其中超过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土地总量资源丰富,集约用地潜力巨大,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同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经济增长仍居世界前列;我国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发展动力,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坚持一元化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同利益诉求。社会阶层的变化带来利益诉求多样化和思想认识差异化。我们对此要正确认识,要尊重多样、包容差异。我们既反对以一元化取代多样性,也要反对以多样性否定一元化。一元化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四是坚持包容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在包容差异的同时,也要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违规违纪的言行进行批评、批判乃至坚决斗争。我们要扩大红色地带,挤压黑色地带,转化灰色地带。黑色地带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攻击的思想或是其他极端、分裂思想。对待黑色地带,我们不仅要做到坚决批判,对涉嫌违法的内容还要应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随着人们对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下降,舆情越来越集中地反映在网络上。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有时候,大众可能会在尚未完全掌握情况时产生一些怨言,这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涉及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等方面的言论。针对敌我矛盾,我们要严格管控、重拳打击,这是绝对不能够含糊的。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作了高度的总结概括。其中特别讲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者之间的联系。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否定在此之前的历史,也不能以前者来否定后者。会议公报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个提法特别重要,也就是说,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要有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而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主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定的。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赵苇监审:刘妍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