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刘东超: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稿内图片-刘东超

刘东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点此查看课件

编者按: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本文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二词的内涵与特征入手,着重强调了文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深入分析了文化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赋能作用,梳理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并对未来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进程进行思考。从形势研判到路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推动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关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多个领域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部署。比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202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印发《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202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关于文化,人类学将其理解为人们在社会中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我国的学术语境下,通常将“文化”从广义上理解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看,则偏重其中的精神财富层面。着眼当前党和国家关于文化工作的部署,“文化”应包含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文物考古、科学技术、风俗信仰、体育、网络、人工智能、哲学社会科学等,也就是社会生活中精神层面的内容,以及与精神层面关联密切的部分。

高质量发展与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论述: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文化的推动和支撑;二是文化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文化建设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进程。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监审:李文鼐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