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流转,岁月如歌。一批经典文艺作品,再度叩响时代的心扉。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一曲《游击队歌》,至今闻之,犹令人热血奔涌。
你可知,这首歌不仅是激情澎湃的艺术创作,更是历史的真实回响。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最新展陈了一份冀东军区给中央的战斗补报:一场战斗下来,消耗子弹365发,缴获子弹6831发。精确到个位数,这可真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战场实录。
档案无声,却直击人心。它们如实记载着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如何以坚定的信仰、非凡的智慧、不屈的脊梁,托举起整个民族的尊严与未来。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力重千钧。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心声,是一个民族血脉深处的集体记忆,也是跨越时空仍然炽热的精神烙印。
峥嵘岁月,我们不敢忘,也不能忘。只因那段历史、那份使命、那种精神,不仅属于过去,更辉映前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是时代巨浪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
(一)
历史的洪流从不缺少惊涛骇浪。时代的航船,总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指航定向。
九一八事变后,是谁率先喊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七七事变后,又是谁迅疾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是中国共产党。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面对中日民族矛盾逐渐超越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我们党察大势、明大义,一次次用真理说服人,用格局团结人,用远见引领人。
即便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毅然发布“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播撒革命的火种,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惊心动魄的一幕发生在西安。曾经兵戎相见的对手,竟然握手言和。毛泽东同志一语定乾坤:“如果仅仅从我们党的私仇出发,杀蒋介石来解恨,忘记了民族危亡这个大局,那还能称马列主义的政党吗?”
令人动容的是红军战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之际,许多战士手抚红星,泪落如雨,不忍换去。党的干部恳切晓谕,帽徽虽换,初心未改;山河未复,此志不移。
视野之宏阔,尤见于胸怀天下。太平洋战争爆发,我们党号召“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休戚相关。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皆坦言,中国战场贡献卓著,不可磨灭。这种贡献的核心力量,正来自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推动的全民族抗战。
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破碎山河终得重整,中华民族迎来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试问,谁是中流砥柱?
立于潮头,瞻乎大道,中国共产党是也。
(二)
信念,能当武器吗?
当然能,且是最硬的钢。
你听,平型关山谷中号角震天。将士们弹药虽乏,却信念如钢,衣履虽破,却斗志如虹。此一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你看,延安窑洞那盏长明的灯。《论持久战》横空出世,既破“亡国”谬论,亦警“速胜”迷思。它精准预见战争须经三个阶段,得出结论:“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中国共产党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左权、彭雪枫、“刘老庄连”、“狼牙山五壮士”……他们不是天生无畏,只是选择了信仰高于生死。
正面战场硝烟弥漫,敌后战场广泛开辟。八路军、新四军,如一把把尖刀插入日寇占领区。地道战、地雷战,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百团大战,更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
1940年8月,信号弹破长空,锤钎齐鸣,正太铁路顷刻瘫痪。
“我前进,你们跟着我;我停止,你们推动我;我后退,你们枪毙我!”一声怒吼,气吞山河。
十四载浴血奋战,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55亿……
这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热血的史诗,写下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试问,谁是中流砥柱?
定海神针,力挽狂澜,中国共产党是也。
(三)
说起雁翎队,你会想起什么?是白洋淀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还是小兵张嘎那双机灵的眼睛?这支神出鬼没的水上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浩瀚人民战争中的一朵浪花。
回望抗战,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亿万民众以血肉之躯筑就钢铁长城。直接参军参战有之,参与拥军支前有之,提供情报信息有之,掩护抗日人员有之……
何以聚起如此伟力?
且看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农民拥护;“三三制”,士绅称赞。南泥湾垦荒,荒山变良田;延安整风,弊革新风生。这里没有特权,只有平等,没有空谈,只有实干。
群众的眼睛何其雪亮。他们认出,这是一股与旧中国截然不同的新力量,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晋察冀边区,一位老大娘将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认作“儿子”,藏在家中,躲过日军搜查。问及为何冒险,“因为他们是咱们的队伍”。朴素之言,见鱼水深情。
这份感召力,如同磁石一般。南洋机工泣别慈母、回国参战;国际友人远渡重洋、无私奉献;广大知识青年跨越山河、奔赴延安。
诗人何其芳曾深情记录:“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这是人民的选择,这是历史的必然。
及至抗战尾声,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众。此乃中国共产党唤醒的伟力。人民一旦觉醒,便是汪洋大海,日寇再强,终将灭顶!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欢呼声响彻神州,红旗漫卷山河。
试问,谁是中流砥柱?
植根人民,血肉相连,中国共产党是也。
(四)
今赋中流砥柱,为怀往,更为进取。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每一次伟大飞跃,俱见中国共产党中流击水之魄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时代的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
不忘初心,自我革命。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担当历史重任:
脱贫攻坚,千万党员驻村入户,攻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创造人间奇迹;
科技创新,无数英才攻坚克难,“嫦娥”探月,“蛟龙”潜海,铸就大国重器;
抢险救灾,先锋模范逆行而上,血肉之躯护安康;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贡献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有人说,这是史上最持久的“顶流”。
何以能够如此?
因为我们党观寰宇风云变幻,察历史兴衰规律,始终以真理之光指引航程,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以革命精神锻造自身,始终以不懈奋斗开创未来。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新征程,纵有风高浪急,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破浪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阻挡;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将实现!
今日之中国,星河长明,欣欣向荣。要说从中流砥柱到坚强核心,还看中国共产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