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德国科隆国际游戏展上,《黑神话》系列第二部作品《黑神话:钟馗》正式发布先导预告片,在网上迅速走红。从游戏IP推陈出新,到国产游戏登上全球热销榜,再到超50家中国厂商亮相科隆展,中国游戏以文化为根、技术为骨、生态赋能,正不断“圈粉”海外玩家,迎来出海黄金期。
文化是共情的底色。早期出海的一些中国游戏,或靠“武侠+爽感”赚快钱,或对西方元素二次加工,常被贴上“换皮”“仿IP”标签。而《黑神话》借神话传说讲述人性寓言,让全球玩家在“打怪”中感知中国文化;《燕云十六声》突出宋韵美学,让点茶论道成为跨文化对话的媒介。时下,文化并非游戏的装饰贴纸,而是引发全球玩家思考正义、人性等主题的重要载体。
技术是硬核的支撑。过去,国产游戏被称为“画面靠商用引擎,玩法抄海外模板”。如今,《黑神话》利用虚拟化几何体技术、动态全局光照系统等雕刻山西古建飞檐;《原神》利用自研引擎在多平台呈现出色画质与性能,人工智能深度介入策划、美术、测试全流程。技术是游戏的“骨骼”。没有扎实技术,再好的文化创意也只是空中楼阁。正如电影《阿凡达》用动作捕捉等技术重塑影视行业,国产游戏正以技术突破在全球市场赢得竞争力。
生态是成长的土壤。中国游戏出海成势,绝非少数企业的单兵突围。从《原神》全球同步更新到《黑神话》跨平台发行,中国厂商正在主动拥抱变化,用全球化思维做好游戏。与此同时,商务部明确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北京拟建立出口游戏国内上线等审批便捷通道,浙江从国际合规辅导、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支持游戏出海。政策、市场同频共振,在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解决制作成本高昂、IP衍生变现不易等难题,中国游戏定能不断开辟新蓝海。
正如中国手机曾实现从代工生产到打造品牌的“逆袭”,中国游戏出海也正在实现从输出产品到传播文化的升级。当中国神话、东方美学打动全球玩家,游戏便不只是娱乐方式,更是文明对话的载体。用代码写故事,用画面传情感,用交互连人心,让世界从一个侧面看见更加立体、真实、生动的中国,这或许是游戏出海最动人的意义之一。
(摘编自《云南日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