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网:准确把握“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的科学内涵

中国理论网:准确把握“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的科学内涵

院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办什么样的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办学育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2024年4月,习主席在视察陆军军医大学时,首次提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2]。这既是对新时代我军医学院校办学育人目标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也是对新时代我军医疗卫勤战线建设发展提出的殷切希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全面深入贯彻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军队医学院校以及医疗卫勤战线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红色军医”的科学内涵。

一、德才兼备是普适性原则

德才兼备,方堪重任。“德”是指人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才”是指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选人用人重德才,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通则”[3],我们党对红色军医的培养选用也不例外。古人讲:“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才德兼优为佳”。“德”与“才”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德”是第一位的,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4]。

我们党选人用人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有计划地培养大批干部,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1938年,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5]1940年,陈云同志在《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提拔干部的首要原则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6]。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7]。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复兴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8],并且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9]。我们党培养选用红色军医,固然要看医疗技术是否过硬,但首先看的还是道德修养是否合格。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德才兼备的“德”首先是政治大德。德才兼备虽然历来是选人用人通则,德才的内涵却不尽相同。比如,“德”包括政治大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我们党要求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同时强调最重要的是政治大德要过硬。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不注意思想和政治,成天忙于事务,那会成为迷失方向的经济家和技术家,很危险。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指出,“政治标准是我军人才第一位的标准,政治要求是对我军人才最根本的要求。”[11]在以德为先前提下,面对内涵丰富的德,我们党在红色军医培养选用中,首先看的始终是政治上清醒不清醒、坚定不坚定,政治大德不过关就要一票否决。因为“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12]正如有群众形象总结的那样,“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13]

二、红色军医是特质性标准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医最鲜亮的政治底色。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在江西瑞金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毛泽东同志为学校确立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要求学校加强政治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红色医生”,不要培养成“白色医生”。朱德在该校成立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工农红军已有很大发展,但医务人员缺乏,必须培养自己的红色医生”,并指出“红色医生必须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人民、对病员要满怀阶级感情,要有艰苦奋斗、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科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14]。红色军医中的“红”,源于我党我军的政治底色,明确要求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15]理想信念坚定,就是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矢志不渝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是红色军医与古今中外其他军医的根本区别所在。

医是行业本色。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医”作为一种特殊行业,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使命责任更重,德才标准更高。具体来说,在德方面,医本仁术,德乃医本。红色军医必须具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6],做到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在才方面,“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浅。”红色军医必须“对技术精益求精”[17],具备高明医术,做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军是职业特色。自古以来,军医因战打仗而生、为打仗而建。红色军医也不例外。1927年8月,南昌起义时就设有卫生队;同年9月底,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考虑到许多受伤官兵急需医治,加上部队疟疾流行,决定在第一团成立卫生队。“作战一次,就有一批伤兵”[18],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巩固根据地的三大方法之一,就是“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19]。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残酷战斗中,救活一个战士,胜过打死十个敌人。与其他国家军医相比,红色军医为战而医,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强大卫勤保障力,极大安抚军心、鼓舞士气,而且能够有效俘获敌心、瓦解敌人,间接转化为部队综合战斗力。“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20],这样敌人所谓“共匪见人就杀”等诬蔑,立刻就不攻自破,可见“医治敌方伤兵,效力也很大”[21]。

三、新时代是方位性要求

“德”的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2]“一脉相承”是指我们党在以德为先上始终坚持政治大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都要过硬,始终坚持以政治大德过硬为先,始终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红色军医培养选用的第一标准。进入新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如何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能力,成为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才”的要求既一以贯之又有更高标准。“干事创业,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23]这个本领对红色军医来讲,就是随时能够上得去、救得下、治得好。“一以贯之”指的是在红色军医培养选用上,我们党始终把是否具有过硬的医疗卫勤本领作为基本标准。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家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冷兵器和机械化战争时代通常是“大吃小”“多吃少”,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则是“快吃慢”。医疗如战场,救治如战斗。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对一线救治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成为战伤救治的重要法则。“更高标准”指的是新时代红色军医必须着眼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一线救治需要,强化备战打仗意识、提高战场救护技能,确保有力服务部队战斗力,服务官兵身心健康。同时,必须“大力推进特色医学科研创新,巩固传统优势,抢占发展前沿,勇攀军事医学高峰”[24],用军事医学科研赋能现代卫勤保障,用先进战伤救治技术护航官兵生命健康。

按照方位性要求全面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5]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高质量推进红色军医培养工作。一方面,“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26]军队院校培养的人,在政治上不能有半点偏差。要牢牢把住政治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确保培养和使用的红色军医政治上绝对过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另一方面,“院校同部队对接越精准,课堂同战场衔接越紧密,培养的人才越对路子。”[27]要把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卫勤保障特点规律,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做到卫勤保障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研什么,使人才培养供给侧同未来战场需求侧精准对接,确保培养的红色军医能够保障打赢未来战争。

(作者简介:肖军,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教授;任学丽,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教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视察陆军步兵学院时强调 全面提高办学育人水平 为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人民日报》2019年5年22日。

[2][24]《习近平在视察陆军军医大学时强调 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医大学》,《人民日报》2024年4月26日。

[3][12]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求是》2019年第2期。

[4][1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第351页。

[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6]《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8]《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强调 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精神 培养更多具有为国献钢筋铁骨的高素质人才》,《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

[9]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11]《习近平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 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人民日报》2021年11月29日。

[1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14]王冠良、高恩显:《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教育史》,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3年版,第442页。

[16][1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页、第660页。

[18][19][20][2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第54页、第67页、第67页。

[2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5页。

[23]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7期。

[25]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31日。

[2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庆祝大会暨二〇二三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坚守党校初心 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人民日报》2023年3月2日。

[27]《习近平八一前夕视察空军航空大学时强调 深化改革创新 不提高办学育人水平》,《人民日报》2020年7月24日。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