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政治联盟,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是最大的政治。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新时代新征程,继续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不断增进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政治共识,进一步提升大团结大联合的质量与效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
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为指导,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根据新时代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对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推动统战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内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涵盖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团结联合的对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元,这为其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开辟了广阔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进一步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这一重要论述把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作用定位为“强大法宝”,进一步凸显了统一战线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统一战线必须充分发挥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继续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广大人民一道共同奋斗,确保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
2.
党的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团结联合的具体对象虽然不同,但其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从未改变,始终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发挥凝心聚力的作用。统一战线的这一巨大政治优势,使我们党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都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党和人民事业的胜利推进提供坚实人心基础和强大力量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力量,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团结的极端重要性,不仅揭示了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和目标指向,而且明确了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面对的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更复杂、更深刻、更广泛的新情况新问题,肩负着更宏伟、更繁重、更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泛支持,更需要通过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起来,朝着共同目标团结奋进。如何更好发挥统一战线作用,扩大团结面,凝聚正能量,是必须回答好的一个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追求的团结,是广泛的团结,也是坚强的团结,是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团结。”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要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凝聚人心和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其所要实现的大团结大联合,既有范围上的要求,即团结面更宽、团结的人更多,也有质量上的要求,即团结的力度更大、程度更深、凝聚力更强。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保障。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广泛团结党外力量,广交深交党外朋友,赢得党外人士支持,与社会各界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统一战线中的“五大关系”,涵盖了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领域。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能。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积极作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必须发挥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争取人心的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认真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发展壮大台湾爱国统一力量,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围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同圆共享中国梦,积极引导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致力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促进“五大关系”和谐,有利于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3.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统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凝聚共识。随着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价值观念日益多样,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必须更加注重思想引领和凝聚共识。
团结奋斗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团结奋斗要有思想引领,统一思想才能步调一致。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必须把握好固守圆心与扩大共识的关系。所谓固守圆心,就是强化党在这一同心圆中的圆心地位,确保党在统战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把政治底线这个圆心固守住,包容的多样性半径越长,画出的同心圆就越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引领,确保大团结大联合局面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通过广泛协商使统一战线广大成员更加普遍地认同党的主张,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只有一致性、没有多样性,或者只有多样性、没有一致性,都不能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一方面,要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在已有政治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形成新的共识。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共识,主要表现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完全统一,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多样性显著发展,统一战线的内部构成更加复杂多样,统战工作覆盖范围更宽更细。这一特征使得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更加迫切,凝聚共识的工作更加繁重。如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和工作对象更加多样化,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更加广泛,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筑牢网上网下同心圆,凝聚起全社会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地方、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大家会有不同想法。那就要考虑,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经过做工作形成或转化为共识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存异’的?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在此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十分重要,应充分发挥其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真正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
(作者:蒋锐,系山东大学统一战线研究中心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