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祖奶奶邓玉芬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太,却得到了习近平爷爷的高度称赞:“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她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母亲。
高祖奶奶出生在(北京)密云云蒙山深处的水泉峪村,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打响)后,日本侵略者对当地百姓残酷地压榨,除了生活上的困苦,日本侵略者还不许中国人使用自己的年号,目的就是要让中国人丢掉自己精神上的根。高祖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是她在民族大义上绝不含糊,她还叮嘱儿子们:“咱们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1940年,八路军的一支部队挺进(北京)密云西部山区,开辟丰滦密抗日根据地,高祖奶奶和家人商量,咱们没钱没枪可是咱家有人,咱们可以出人。于是,高祖奶奶的大儿子永全、 二儿子永水就成为了白河游击队的第一批战士。后来,高祖奶奶知道游击队缺人手,毫不犹豫又把另外几个儿子送到了白河游击队和抗日自卫军模范队。战争是残酷的,高祖奶奶的丈夫、大儿子、二儿子、四儿子、五儿子都相继牺牲了。
有一次鬼子来扫荡,高祖奶奶带着最小的儿子小七和乡亲们一起在山洞中躲避,又病又饿的小七忍不住发出哭声,为了不暴露,高祖奶奶从破棉袄里扯出一团棉絮塞进小七的嘴里紧紧地堵住他的嘴,日军离开时,小七的脸已经憋得发紫,好不容易才缓了过来,当天晚上,那个连大名都没来得及取的小七还是死在了母亲的怀里。
为了民族解放,高祖奶奶已经失去了6位亲人,可是她没有被痛苦击倒,她知道亲人是为什么死的,巨大的悲伤更加坚定了她抗日的决心,后来她把八路军战士和伤员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为他们烧水做饭,缝补衣服,为伤员接屎接尿,喂汤喂药,许多八路军战士都知道,在(北京)密云的猪头岭有一个家,家里有位善良的“邓妈妈”。

太奶奶就是照顾(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十团的伤员就跟照顾自己亲儿子一样,就是为了给他们补充营养,专门养了几只老母鸡,下了蛋一个也舍不得给孩子们吃全部用来给伤员补充营养,就是她家的伤员是走了一批就(又)来一批。
现在,高祖奶奶的雕像就静静地伫立在村口,她挎着布衣,拿着布鞋针线,神情平静,目光炯炯。这是她挚爱的家乡,是她和家人拼了命守护的山河。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