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党员课堂】郇雷 |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4)

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第四卷,于2022年7月出版发行,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新境界、实现新飞跃的权威著作。

第一个专题是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专题对应的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讲的是方向性质问题。

第二个专题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这一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第三个专题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第四个专题是坚持敢于斗争。立足于当前国内外纷繁复杂的形势。

第五个专题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到第二十个专题,分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十一个专题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这一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理念进一步丰富发展,特别强调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逻辑结构与理论特色

第五卷,于2025年7月出版,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文章、指示等91篇,分为18个专题。这一时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五卷就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主线,阐释重大理论观点、推进一系列战略部署。

第一个专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讲的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

第二、第三个专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讲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第四到第十个专题,分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这部分内容讲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一到第十七个专题,分别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现代化,实现共同繁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部分内容讲的是战略保障,也就是各领域的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保障。

第十八个专题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这一专题包含两层含义,一个是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另一个是党的自我革命是政治保障。

回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懈奋斗的历史、一部不怕牺牲的历史、一部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为民造福的历史、一部自身建设的历史。因此,深入学习第五卷,就要把其与前四卷作为一个整体,贯通起来学习。

报告人 | 郇雷

责编 | 赵苇

校对 | 王子春(实习)

审核 | 张一博、孙楠、叶其英

监审 | 彭亚南、刘斌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王子春(实习)监审:彭亚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