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财税改革的优化路径

“十五五”时期财税改革的优化路径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财税改革需统筹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与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既通过体制改革为政策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又通过政策优化为制度完善积累经验,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坚实的财税力量。

第一,需进一步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基础。“十五五”时期要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增强财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围绕现代税收制度、预算制度和财政体制三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第二,需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体系,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支柱,其功能已从传统的“收支平衡”转向兼顾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与社会公平。在“十五五”时期,财政政策的重点不再局限于维持财政可持续性,而是要在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重目标中实现动态平衡,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

首先,持续增强积极财政政策效能。“十五五”时期,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调性。

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短期稳增长与长期促发展的有机统一。财政支出既是稳增长的关键手段,也是推动结构转型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保持适度的财政扩张力度,重点支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市场预期,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弥补财政支出短板,聚焦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等重点领域和重点战略,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再次,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宏观政策合力。一是增强以国债为纽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效应;二是进一步发挥国有金融资本在政府债券承销与发行中的“压舱石”作用;三是央行要通过适度的流动性管理保障国债市场稳定与发展。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