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赋能,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强化科技赋能,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

据《人民日报》11月17日报道,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1.76万家。规模实力不断壮大。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00万家。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中小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中独立研发占比达75.3%。专精特新发展步伐坚实。“小巨人”企业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3.5%的数量,贡献了9.6%的营业收入和13.7%的利润。

更好聚焦融通化发展。通过夯实融通载体、完善融通环境,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仪器设备、实验室等。支持中小企业围绕技术瓶颈和特殊技术难题“发榜”,高校、科研院所“揭榜”,建立联合式、订单式技术研发新模式。围绕中小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提升,聚焦科技成果有效推广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集聚,加强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统筹和协同,促进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推进成果常态化汇聚。聚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需求牵引,加大先进适用性技术供给,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让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揭榜挂帅”,成为产业技术基础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有效增强信贷支持,扩大有效融资供给,畅通资金活水,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支持。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分层次、分领域建设科技成果项目库,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科技成果。

实施供需精准化对接。中小企业不仅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更成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推动中小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对接,推动中小企业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聚焦产业链,开展中小企业强链补链行动,加强对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分类指导,推动出台更多面向服务业中小企业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助力服务业中小企业平稳发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加速服务体系化布局。加大力度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梯度培育,加快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助力“引才留才育才”,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优质企业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中的中坚作用,做强长板优势,补齐短板弱项,打造新兴产业链条。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作者:李永杰

责编:邱子凌

校对:吴成玲

审核:于川、张凌洁

监审:彭亚南、刘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邱子凌(实习)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